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冷”看“大学排名热”

来源:   时间:2007-08-16  浏览: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日前公布了“2007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其中中国大陆高校,清华大学排名最高,列167位,北京大学列228位。就在几个月前,一份出自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情况有所不同,北京大学排在第192位,清华大学排在196位。

“大学排名”每次一推出,便引起众多议论。事实上,在国内公布的各式各样大学排行榜中,其评判的依据和指标各异,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大学,排行结果有时也相差甚远。

大学排名是否客观?评价指标是否科学?我们该如何看待各类排名?

五花八门大学排名

世界上第一个发表大学排名的国家是美国,我国开始对高校进行排名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这些出自民间的大学排行榜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市场运作、招生战略制定,以及家长为孩子选择大学的重要参考指标。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新近发布的“2007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主要以高校学术成果与学术表现作为主要评比指标,具体包括六项指标:毕业校友及教师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数学)奖情况、教师论文高度被引用情况、《科学》和《自然》论文发表情况、SCI(科学引文索引)与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以及机构规模。据了解,这是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连续第五年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此次参与评鉴的大学有2000多所,实际被排名的有1000多所,最后公布前500名大学名单。

按照这个排行榜,中国大陆排名最靠前的学校为清华大学,列167位,南京大学列226位,北京大学列228位。

就在几个月前,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其评价指标大致包括四大方面: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这份排行榜显示:在全球高校500强中,我国18所大学上榜,其中,在中国大陆高校中,北京大学排在第192位,清华大学排在196位,浙江大学248位,南京大学落后于上海交通大学(252)、复旦大学(257),列271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17个主要的大学排名机构,先后发布了30多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分析,目前国内大学排行榜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视:一是民间排名机构缺乏权威性,民众认同度较低;二是排名评价指标体系不太科学,难有说服力;三是排名没有科学的分类标准;四是排行调查缺乏独立性,调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屡受质疑。

“冷”看“大学排名热”

众所周知,大学具有三大功能: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而纵观各类国内大学排行榜,绝大多数关注的指标落在高校科研上,往往容易忽略对其他两项大学功能的指标评价。就读于上海一知名高校的万芝嘉说,她所熟悉的高校排行榜大多关注高校论文数量、办学规模,因为“学生培养”这一部分很难用数据显示,往往被排行榜忽略。缺乏这一项评价,排行榜对考生及家长的参考价值将大打折扣,如果有一种标准能准确测出学生入学时和毕业之际的综合能力,那么大学排名对考生及家长而言将会变得更有价值。

万钢曾被新华社记者问及“如何看待大学排名”,他坦言:“排名有各种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是反映大学水平的一面镜子,不同类型的大学排行榜我都关注,但我更关注一个大学对社会的贡献。遗憾的是,任何一种类型的大学排名都未涵盖‘大学的社会责任’这一指标。”万钢举例说:上世纪90年代,同济大学自主设计建成的上海南浦大桥,开创了中国“自主建设”大跨径桥梁的新时代。至今,我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主跨400米以上的桥梁60座,同济大学参与了43座;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主体育场、自重4.5万吨的无支撑钢结构“鸟巢”,凭借自身的力量昂首挺立,离不开同济大学众教授的努力攻关;2010年中国世博会的举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教授的团队在多轮激烈的国际竞评中最终胜出,教授本人担任了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这些经典传世之举,都不在大学排名考核之列。”万钢说。

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中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冯恩洪表示:大学排名是一把“双刃剑”,客观科学的大学排名,可以一定程度帮助大学审视自身的发展,但纵观国内各类排名,主要关注的是“数据背后的竞争”,这多少助长了大学“数字办学”风,鼓动大学在数量、规模上盲目攀比,盲目求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办学的急功近利趋向。

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上海市教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胡瑞文表示:评价一个大学排行榜的好坏,主要从“信度”和“效度”两方面入手。要整治大学排行秩序,首先要解决大学排行机构的市场准入资格问题,目前,我国负责大学排行的机构良莠不齐,每个对大学评价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对大学进行评价和研究,个人带领课题调查的有之,民间机构调查的有之,市场较为混乱,哪些机构拥有大学排名的资格?哪些报刊可以发布大学排行榜?这些必须经过权威机构的资质认证;其次,要彻底解决大学排行的制作和发布规范问题。只有这样,大学排名才能让人信服。

胡瑞文表示:从大学排名的效果看,应该不能笼统地让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领域的大学放在一起用一种标准衡量,而应将评价的指标细分,让同一类型、同一领域的大学进行比较,发布方应让大学排名结果和评判标准一起发布,让社会民众得到尽可能准确的信息,这样才能突显大学排名的科学性,才更有借鉴意义。

2007-08-16 据新华社电 刘丹 刘颖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