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学到更多

来源:   时间:2007-08-09  浏览: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8月09日电 又是一年的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又风风火火地开始了。然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究竟何在?是敷衍了事,还是要通过在实践中克服困难的经历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进而为毕业后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呢?

7月25日,青海师范大学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们出发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还有来自全国28所高校的34名大学生来到青海参与这次活动。《教育周刊》的记者与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新庄中心学校支教的一支小分队取得了联系。

给山里的孩子带来新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向上的信念

今年21岁的宁振宇是上海同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学生。

他代两个八年级班的数学课。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在第一节数学课上,小宁出了五个比较有意思的智力题目,并且一直没有提供答案,所以几乎每天都有学生来问,上课也总是小声地提起。带给学生新的思维方法,是让这里的孩子感到开心的一件事情,他们由原来的不愿意学变成现在主动提问。

“我不是班主任,和孩子们接触的机会不算太多,但我和两个班的孩子关系都很好,虽然他们有时候上课会有点皮,但是真心喜欢我们的。上午还收到孩子们送我的三幅画,画的是我,还有一些字,真的是非常淳朴可爱的孩子。一张写着:我是宁振宇,我宁愿燃烧自己也要照亮你们;还有一张写着:我是宁老师,虽然我头发有点翘,但是我的眼镜没有歪,我的工作证很正。”

“我在一个班上数学课的时候,有一个问题问他们确定不确定,他们很多人说对,另外有个男孩子说不对,我问为什么不对,大家就在底下告诉我,只有聪明人才说不对。从那以后那个男生的外号就是“聪明人”,那个班的孩子在课堂外见到我也总是“聪明人、聪明人”的引起我的注意,不过那个孩子现在不来了,听说是去西宁打工。如果你当过老师你就一定能体会这种感受,就像突然失去一只手。这个孩子已经被我认识了、接受了,但是突然消失掉,总会痛的。他在课堂上比较配合我,然后,突然有一天发现这个孩子就这么不见了。”

“我们班的马艳芳,很文静的一个女孩,家里的人都出去打工了,哥哥最近也出去了,家里只有爷爷。上课我会经常点她起来,慢慢地她自己就会举手了,我很有成就感,让她变得大胆了些,这样对提高她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帮助。”马思园是湖北师范学院经济系的学生。

“也许我们不能真正地改变什么,但我们可以让他们了解努力向上的信念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人不能处在逆境中就轻言放弃,坚韧的品格,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对他们有所帮助。”

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

“以前我是很讨厌教书的,不过这些天来我的想法改变了。西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太强烈了,比如说我教语文吧,有些孩子的作文水平很差,他们没有什么课外阅读书之类的,他们渴望书籍,但是学校没有办法提供。我会努力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课堂上我主要以幽默的教学方式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争取走出大山,去认识外面的世界。”小分队宣传组长唐文婷是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的一名学生。

“孩子们不会说很动听的话,有时给我们送家里的牛奶、小西红柿之类的,其实他们的家庭也不富裕。我在这里支教生活虽苦但是觉得特别有意义,我来自山西农村,我知道走出农家,接受更高的教育对于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

“我是在无数次的挫折和磨砺中长大的,我有今天的一切是一种幸运,但我也相信这也是一种必然。信念、掌声、微笑和斗志灌溉了我。一山放过一山拦,这或许是每个人都要亲身面对的。所以我有必要把我成长过程中有价值的点点滴滴带给那些渴望着的、寻找着的孩子,因为困境中的人是渴望需要一双扶持的双手的!而这次活动恰好给了我这个平台。”

山里的孩子:我坚定了考大学的信念

杨杨的家乡在辽宁省葫芦岛市,是大连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一名学生,现在是新庄中学八(3)班代理班主任。

她在自己所教的班级里做了个调查。有个同学说看到了他们这些“骄傲”(是学生自己用的词)的大学生,让他坚定了好好学习考大学的信心。一度因为看到了一些孩子家庭经济贫困的现状后,心情低落的杨杨感到了欣慰。“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不管怎么样,心中那份信念从开始到现在都未曾动摇过。它随我横穿中国,来到了西部、来到了青海,我会让它在这里繁茂。”

生存技能同样重要

社会实践不仅仅是把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生存技能同样重要,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的丁伯平同学向我讲述了他的尴尬经历。

2007年7月29日,下乡的第三天。后勤组把我安排在今天值日。对于来自农村的我,做饭并不能算是难事。早上六点多我就起床了,跑到厨房,马上就准备生火熬粥。让我惊奇的是,这边做饭燃料用的是煤炭,而我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烧过煤,真的不知道怎么弄。

从六点半一直到八点,火都没生成,很显然大家都是饿着肚子上了一上午的课。虽然大家还在安慰我、也教我怎么生火,但是我的心里还很不是滋味,感觉我这个“头”没有做好。

于是,我虚心求教,争取中午能准备一顿“补过”的午饭。我请教了前两天做饭的学哥学姐,基本上解决了生火的问题。于是我就在积极地筹备午饭。

经过早上的事情,我再也不敢大意了,虽然在家里做过米饭,但是我还是问了几位之前做过饭的学哥学姐。他们告诉我应该取多少米放多少水,我就是一五一十地按他们所说的做了。一会儿水就滚了,我很小心,于是就用汤勺在锅里面反复地搅了几番,生怕锅底的米烧糊了。过了一会儿,同学们都过来吃午饭,我向他们炫耀了一下自己的厨艺,结果一看米饭全部烂了。我都傻眼了,后来学哥学姐告诉我说做米饭不能搅动,搅动后肯定就烂了。我当时又羞又恨,就这样,大家中午吃了我做的“烂米饭”。

记者手记

大学生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几乎年年都有,省城某高校的一位老师曾说:“社会实践几乎年年如此,没有新意,学生们也只是把这项活动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敷衍了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又怎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呢?我以为脚踏实地地去做一些事情是社会实践活动真正的意义所在。那么,正在或者将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的同学们,请抛开浮躁与敷衍,沉下来做点实际的事情吧!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