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上海电机学院打造产学研平台再出新招 给企业发钱奖励合作 派教师下厂挂职实习

来源:   时间:2007-08-06  浏览:

本报讯(记者 钱滢瓅)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上海重型机器厂等11家企业,日前意外地拿到了由上海电机学院颁发的“奖学金”,奖励他们在产学研方面的密切合作。高校颁给企业“奖学金”,这在沪上高校中是件新鲜事。为打造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上海电机学院屡推创新之举,在校企间“牵线搭桥”。

科研项目“请”进校园

拿到奖状和2万元奖金,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建民直呼“没想到”。他告诉记者,过去一直是企业表彰高校学生、教师,这次颠倒过来了,高校也给企业发奖金了。

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和电机学院已经合作多年,双方共同承担了多项科技合作项目。如,最新出炉的服务机器人——多功能护理床,就凝结了电气集团技术人员和电机学院师生共同的心血。病人想起身,只要按个电动开关,床的靠背处就会自动摇起;要想翻身,同样只要按个按钮便成;床板的中间可以开扇“小门”,既能解决方便问题,还能透气,预防褥疮。这个服务机器人的研制,从功能性开发到外观设计,上海电机学院师生都有幸“插一脚”。这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是个难得的机会。

为了打造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培养平台,上海电机学院先后与企业共同建立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楼宇监控实验室、风电实验室等,还与行业内外6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产学研结盟后,在大企业的引领下,学校的科研视野愈加广阔。

教师实习“送”进企业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专业青年教师薛飞博士今年刚从同济大学毕业。学校并未立即让她上讲台,而是把她派往上海电气集团下属的中央研究院挂职一年,参与市科委重大专项“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专业服务能力与平台建设”。她每周回校一次,将企业的最新需求与科研难题带回来,与其他老师共同探讨。

让教师全脱产进企业上一年班,这在上海高校中也是少见的。最近,上海电机学院12位青年教师陆续走出校门,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全脱产挂职锻炼。学校为他们创造了良好条件:工资奖金一分不少,还给予津贴,校内教学任务另作调整,为此学校一年将投入100万余元。学校希望教师们通过在企业摸爬滚打,了解行业和社会需求,提高自身科研实践能力,日后能更好地反哺教育。

对于学院主动买单,表彰产学研合作企业、派教师进企业实习,上海电机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夏建国表示,这些举措今后将会继续,这也是建设独具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需求。

新民晚报日期:2007.08.06 版次:A-5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