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 彭德倩 记者 徐敏)教育部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推出40个重大课题,并首次在全国高校中招标。招标结果最近公布,华东师大申报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课题,成为上海高校唯一中标的课题。记者昨天了解到,在人文学科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华师大今年全面启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两年中学校将拨款1750万元,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以机制创新带动整体发展。
最近,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在高校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华师大有学者指出,一段时期以来,一些高校过于注重发展与经济效益、实用价值紧密结合的学科,致使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学科出现“弱化”甚至“边缘化”趋势。《意见》将推动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打造学术精品,产出传世之作,需以“原创”为“基石”。华师大在高校中率先设立了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创优秀成果奖,首次评奖正在进行中。该奖项不仅要求一般意义上的创新,而是主要面向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获得公认的具有开创性贡献的研究成果。为保证高“含金量”,此项评奖作出了全新探索:对于申报的课题,由校内外同一领域的专家推荐入围;再由9~11名国内不同领域的专家对申报人进行面对面的答辩并公开打分;之后送交国外有关学者作出最终评审,以保证获奖成果在“原创性”方面具有世界级水准。获“原创奖”的个人将获得8万元奖励,获得提名奖的个人将获3万元奖励。学校通过这一奖励机制,推动学者在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产出有学术传承和文化积累价值的研究成果。
华师大还建立了“预研究”制度,鼓励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开展“重量级”课题研究。学校经过初审,为研究者立项并签订相关合同:学校从相关基金中拨出5万元,帮助学者启动研究项目并实行目标管理。某课题立项三年后若争取到国家级研究基金,研究者均只需向学校返还1.5万元;若无法达到目标,则风险共担,研究者需返还最初投入的二分之一经费,即2.5万元。学校通过这种资金上的良性循环,鼓励更多学者挑战“大项目”。
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是华师大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新途径。学校的人文地理专业通过综合性人文学科与地理学科的“嫁接”,在制定地区发展规划方面独树一帜;新建的脑功能研究所以生命科学为依托,融入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其研究前景被一致看好。此次中标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课题,具有多学科互动的特点,以哲学系童世骏教授为首席专家,由该校社会学、哲学、文化批评、心理咨询、新闻传媒和宗教等方面近30位学者共同参与。
摘自:解放日报 2004-3-25 8: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