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四年级学生刘菁是众多挑战“回家过年”的先锋人物。当记者问她为何过年不回家时,刘菁反问道:过年为啥非得要回家?!
刘菁是江西人,父母长年在广州打工,姐姐在西安上大学,全家人很难聚在一起过个团圆年。刘菁走进苏大4年了,已经在校园度过了三个春节,今年她又与苏大两个同乡猴年除夕之夜在她宿舍守岁。“过年了,难道你真的不想家、不想念父母吗?”刘菁沉思了片刻回答道:身为异乡游子,如果说不恋故土、不思念父母是假的,父母靠辛苦打工挣来的血汗钱供养子女读书不容易。节省回家过年的路费、利用过年的空闲好好学习,才是送给父母最好的过年礼物。
同学相约去旅游
梁建是苏州大学二年级的研究生,他对“过年”的理解是:回家过年太俗,在学校过年没味。梁建属猴,猴年是他的本命年。也许出于属猴与猴年相逢的缘故,他选择了旅游。他说,一年四季,从宿舍到教室、从教室到食堂“三点一线”式的校园生活太紧张、太乏味。利用过年的机会,外出看看祖国的名山大川,既可开阔眼界,又能了解到当前的旅游趋势。
猴年春节假日,梁建相约4名志同道合的同学前往海南旅游。据了解,在寒假中选择自费旅游的大学生们不在少数,旅游成为他们增长阅历,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一种方式。
打工实习觅出路
在高校记者了解到,一些学生在寒假中成了早出晚归的“上班族”。除了大四的学生迫于就业压力留在苏州找寻各种机会外,越来越多的大三甚至是大二学生已经提前利用寒假开始了实习生活。
苏州大学广告学专业大三的陆同学已是苏城一知名广告公司的“广告人”了。公司已经明确告诉陆同学,如果干得好,明年可以以兼职的身份先将她招进公司。陆同学告诉记者,她们班很多同学这个寒假不回家,同宿舍的6个舍友中有5人留下来一起租房子住,干的都是实习生的活儿。
“洋妞”迷恋中国年
当一批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以新思维、新姿态改变传统的“过年观”之际,却有许多“洋学生”对中国人过年的“老传统”情有独钟。来自韩国的朴龙河,是我市某高校的自费留学生。“我喜欢在中国过年,饺子、灯笼、对联……非常有意思……”一见面,这位天真活泼的韩国女孩,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向记者表白她对邻邦传统过年的浓厚兴趣。她说她喜爱苏州的民俗风情,她曾在太原度过一个欢乐的龙年,饺子、烟花、灯笼、压岁钱,给她留下深深印象。猴年来临前夕,当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异国同学约她外出旅游时,被她婉言谢绝:猴年我想留在苏州,再次品尝一番江南的“年味”。
摘自:苏州新闻网 2004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