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消费的温度越来越高,尽管近几年来,为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费用问题,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以各种形式帮助他们圆上大学梦。但无论从资助的人数还是金额上都还是“杯水车薪”,教育经费的支出也日益成为老百姓沉重的经济压力。
早在2000年,高校学费再次上涨的同时,国家助学贷款由四大国有银行全面推行,实行无担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扩大贷款对象范围,延长还贷日期,并由国家财政对贷款学生应承担的贷款利息给予50%的贴息。截至今年6月末,在我省40所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中,有28所学校获得贷款,获贷面70%,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6.6万名学生中,有2.8万人获得贷款,获贷款为43%。也就是说,即使能够申请,还有六成的高校贫困生们翘首以盼的助学贷款成为“水中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二女生告诉记者,她连续两年都向学院递交了“所需的全部材料”,可院里都将她的申请退回,认为材料不完备,不能给予借贷。她担忧地说,这样一来,还要继续打工赚足这两年的一万多元学费。她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个好政策,但在具体实行中确实存在问题:一是银行审查、放贷效率很低,从她递交申请材料到给她回复需要很长时间;二是贷款金额是根据各院系情况规定的,通常很少,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她说,班上像她这种情况的同学还有几个,为了尽量节约上学的开支,整一年了都没有回过家,坚持在外打工筹措学费。
在推行助学贷款中,学校有关部门都对助学贷款的问题讳莫如深。某高校一位教师向记者透露,一方面,学院里的几个学生没有申请到贷款是因为这些学生是扩招生;另外,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有限,众多学校欲分得一杯羹,竞争也很激烈。据记者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每年4000多名新生中,一半以上来自农村,近1/3属于贫困生。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学校资助金额最多、资助面最大的资助项目,自2000年起仅三年时间已累计向特困生发放贷款1461万元,使172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了经济压力。但地方所属院校的情况却不甚理想,专科院校申请贷款更是难上加难。对此,省教育厅贷款负责人说:“助学贷款已经开展起来的学校相信会越来越好,但受国家的贴息计划额度对不同级别的学校实行差别待遇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总行下拨专项贷款数额的限制,在一些高校获得优先贷款的情况下,另一些高校就只能分到很小的一杯羹,或者根本就无羹可分;还有一些银行出于自身经营的考虑,对‘三等’院校根本不予考虑。”
“不让一名学生因为贫困上不起大学。”这是政府的庄严承诺,国家和高校都渴望国家助学贷款能为贫困学生“雪中送炭”,但在“国家助学贷款”这一政策中,银行的位置十分尴尬:一方面,道义和政策使他们必须承担这一业务;另一方面,无担保贷款的风险显而易见。建行省分行个人信贷部的卞迎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大学生的贷款业务,是面对未来素质较高的群体开拓业务领域,会给银行带来不可替代的资源和回报。在学生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利于银行树立品牌形象。”认识的深远却无法消除实际业务操作中面临的种种困难,由于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建立起来,银行借贷不需任何抵押和担保的事实,注定了该业务实际运作中有磕碰的命运。他同时也反映,大学生毕业后流动性较强,就业去向难以确定,而目前趋紧的就业形势也使大学生未来的收入难以估算,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
可以说,信用问题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的核心所在,也是瓶颈问题。国家助学贷款是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笔记录,国家积极鼓励大学生使用信用贷款来完成学业,大学生也应该用履约交出走入社会的诚信答卷。尽管在采访中很多大学生表示,自己肯定会将诚信摆在第一位,但目前我省有421名学生没有按时履行还款手续,这部分学生虽然只占获贷学生的1.5%,却把大学生信用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推至我们眼前。中行省分行零售贷款中心的主任王蔓解释,助学贷款尽管有财政贴息,但由于没有抵押和担保,比起其它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来说,风险要大得多。看来,饱受金钱、时间煎熬的不止大学生,银行的唇边也是苦水一杯。
当“诚信”勉为其难成为阻止贷款流失最后的“马奇诺防线”时,仅仅依靠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缺少外部约束机制,这种“独善其身”的做法看来是很难“兼善天下”的。如何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强化借款人履约责任,已成为银行和高校双方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各高校现都加大了对学生诚信的教育和监督力度,并对毕业前未能履约还本付息或没有与银行签署《还款确认函》的贷款学生,实行暂缓发放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办法。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也正着力建设全国统一的信用体系。另外,从省教育厅传来信息,从2004年起,省政府要求各院校设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专项基金,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学校要从每年专项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资金中提取10%作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专项资金。省政府、各高校还将设立政府奖学金、贫困学生奖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同时,我省还将借鉴其他省的做法,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试点工作,主要解决农村贫困学生贷款上大学的问题。
摘自:《吉林日报》2003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