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作为跨入社会的第一步如今备受在校大学生关注。近日,记者从本市一些高校、人才市场了解到,岗位不多、观念有误使大学生实习遭遇瓶颈。
学生:找不到“婆家”托关系
本市一些人才市场尽管已开出实习项目,为大学生找实习“婆家”,但岗位太少,且大多针对大三、大四接近毕业的学生,而高校每年为大学生挂职锻炼提供的岗位更是杯水车薪。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大二学生小吴学的是金融,想找个单位实习。为此她动员了不少亲戚,甚至邻居的同事都成了她走后门的对象。最终,通过小学老师,小吴去了本市一家银行国际结算部实习。
一家单位负责人说,目前,往往一场招聘会会遇到三四个大学生要求实习。
知情人士说,由于涉及保障、利润等问题,大学生实习很敏感,不少中介机构因顾虑而放弃了做“红娘”的机会。
单位:学生到单位就想做正事
“现在的大学生实习期望值太高,一进单位就想尽快开始正常工作,而一旦愿望无法实现,马上就显得毫无干劲。”上海人才有限公司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
本市一家计算机公司人事经理说,由于公司有自己的操作流程,出于谨慎,大学生进去实习,单位会首先让其干些杂务,但不少大学生因为端茶送水与自己的期望相差太远而放弃了。
专家:双方不妨签份实习协议
上海人才有限公司咨询顾问包亮说,对单位而言,让大一大二学生实习,实际上有利于降低其人力成本,而且能为今后贮备人才。
智联招聘职业顾问说,大学生需要摆正心态,不要对实习期望太高,进单位后应先从最小、最细微的事情干起。
包亮建议,为单位与大学生做“红娘”时,中介机构不妨让双方协商签订一份实习协议,明确一下三方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把大学生实习规范起
来。
摘自《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