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湖南师大广纳“海龟” 生命科学异军突起

来源:   时间:2003-05-19  浏览:

5月上旬的某一天,北京港澳中心会议室。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抗击非典科技攻关小组副组长陈竺院士的主持下,60多位从事非典病毒研究的中美科学家正在紧急举行一场抗击非典学术研讨会。

会上,一位年轻的科学家用流利的英语阐述自己对目前全球非典病毒不断出现的新的变种及其基因组学研究的见解,介绍自己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对非典病毒株的分离和培养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引起与会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就是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特聘教授、39岁的分子病毒学研究室主任陈则博士。

曾任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特别研究员的陈则,现为国家非典病毒攻关小组成员,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非典首席科学家。武汉病毒所新建的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刚刚通过了国家非典科技攻关专家组的验收。

陈则参加完研讨,立即赶回刚刚组建的湖南师大流感病毒研究室主持工作。

最近,湖南师大决定将生命科学研究院、化学化工学院、医学院的相关学科进行调整,集中骨干力量,组建国内一流的流感病毒研究室。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该校生命科学研究院、化学化工学院、医学院教师中,留学归国人员20多人,其中生命科学研究院就有“海龟”10余人,包括两名长江学者,院长吴秀山也是“海龟”。

在这些“海龟”带动下,生命科学院自1999年组建后,一年一变样:2000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两个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成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1年,蛋白质化学与发育生物学实验室被列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2年,学院被国家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湖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地处内陆省份的地方院校,与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和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比,“牌子”、“票子”都相形见绌,但近年来,该校却陆续引进87名留学归国人员,这在同类院校乃至全国高校中都非常少见。

该校党委书记徐晨光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在同类院校中率先大量引进博士。进入90年代,我们在同类院校中率先大量引进学科带头人。现在,我们又在同类院校中率先大量引进‘海龟’。”

该校集中有限财力,给“海龟”们提供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充足的科研经费。87名“海龟”中有20名特聘教授,分别是长江学者、湖南省芙蓉学者、校潇湘学者;学校给每位特聘教授提供岗位津贴、安家费共20万元。记者在生命科学研究院看到,该院给特聘教授新建一栋科研楼,每人一层。

生命科学研究院共有8名特聘教授,他们进行的基因敲除研究、心脏发育基因调控研究等,都是国际前沿课题。该校今年新增制药工程、材料化学、信息工程、生态学等19个本科专业,很多都是基于“海龟”的建议。

湖南师大出台的《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规定,“海龟”中凡担任讲座教授者,无需变更人事关系,每年在校工作时间不少于3个月即可。学校提供住房和返程机票,科研启动经费20万元,月薪1万元。

如今,87名“海龟”已经在湖南师范大学产生某种板块效应和聚集效应,正在对该校教学科研和办学理念产生深刻影响。(吴湘韩 罗旭辉)

《中国青年报》 (2003年5月19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