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江苏省的高校的开放度也越来越高,不少学生正在悄悄越过高校的围墙,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大学生活,那就是学习在校内,生活在校外。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环境艺术专业的四年级女生王欣便是新大学生活的实践者。她搬出宿舍的理由很简单:考研。据统计,在南京的大学中,大概有40%以上的新大学生活者的目的纯粹是考研。11点钟熄灯往往满足不了熬夜学生。为了不影响同学,于是王欣就在去年9月22日那天搬到了玄武湖旁的一户居民楼里。
说起与学校生活的不同,王欣颇有感触。“比如人际关系就很不一样。”王欣现在和一个已经工作了的老师一起合租,但由于那个老师先来,所以她们的关系就成了“二房东”和房客的关系,而且经济上的接触也比较多,经常一起吃饭,要算一算饭钱,还有水电煤。学校里则各人吃各人的,互相之间的经济关系没有那么多。和一个已经工作了的人在一起生活,平常聊的话题也跳出了学校的圈子。有的时候“二房东”的学生来看她,见到王欣也会尊称一声老师,这让她觉得非常新奇。在学校,学生永远是有学生气的,而住在外面,却感到自己“升级”了。
和王欣不同的是,土木工程学院给排水专业四年级的王培勇从新大学生活搬回到了寝室。王培勇算是“两出两进”了。2001年,他为了不因为在外面兼职晚归影响同学,租了夫子庙附近一间民房,后来为了考试搬了回来,去年他再次搬出去,这次离开学校近很多,只要5分钟路程,如今要考试了,他又搬了回来。王培勇很坦率地说,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要比学校里容易处理。因为租房子有一纸协议,什么都事先谈好了,反而没有什么矛盾。在学校,看似风平浪静的纯洁同学关系,有时却会为了奖学金排名、找工作撞车等利益关系直接影响关系,这其中十分微妙,大家嘴上不说,可谁心里都清楚得很。对于在外住宿的缺点,他直言不讳地说,住在外面消息很不灵通。平时在学校可以没事去走走看看,有什么信息也不会漏过。住在外面,除了上课在一起,平时很难和同学相聚,况且很多消息学院通过班长来通知,在学校里要占很大的便宜。
正如鱼与熊掌的关系一样,在换得自由的同时,同样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这也许就是体验所谓的“学在校内、住在校外”的新大学生活的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据一位知情者透露,在外出住宿的学生中,10%是为了兼职方便,40%是为了考研,还有一些则是为了男女同居。
东南大学学生处处长王强分析,在校外住宿的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高年级的学生,主要目的是考研,大概占总人数的10%。学校对这些同学,在了解情况后一般都能同意。另一种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往往以学校不准在寝室放电脑为理由要求搬出去,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就得严格把关,还要和学生家长联系。王强说,在历年的退学学生中,相当多是住在学校外面的。可以说,住在校外还是有不少负面的影响。
对于新大学生活,房东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张志芳自己才大学毕业不久,就当上了房东,她对大学生租房子表示理解,而且认为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
可以说,这些新大学生活的实践者们的看法想法与校内学生有些不同,虽然有积极的一面,但由于青年人受环境影响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置疑,“学在校内、住在校外”的新大学生活确实值得思考。
《文汇报》 (2003年5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