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9日,新的中南大学并校3周年。
对一个人来说,3岁仅仅刚上幼儿园。可中南大学,却在完成了原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3校合并后的短短3年里,发生了过去未敢想象的变化。
日前,记者来到学校采访。校长黄伯云院士如数家珍地向记者通报了一组“鼓舞人心”的数字:在校学生数由2.6万余人增加到3.1万余人,其中研究生增加7000余人;国家重点学科由4个增加到17个,位居全国高校第14位;一级学科博士点由5个增加到10个,位居全国高校第16位;二级学科博士点由46个增加到78个,位居全国高校第9位,硕士点由103个增加到142个,位居全国高校第10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8个增加到11个,位居全国高校第18位;科研进校经费去年达到4亿元,比合并前增加近两个亿;2002年学校财政总收入比合并前增长58.6%。学校还获准试办研究生院,跻身国家“985工程”高水平大学创建行列,并顺利进入“十五”“211工程”建设行列,国家经费支持力度居全国高校第11位。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学校还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1项,两项成果被评选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其中2001年度获国家三大奖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7位。
3年时间,变化为何如此巨大?校长黄伯云院士认为,这是合校后产生的“聚合效应”。
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中南矿冶学院,该学院的地质、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等学科在国内外颇有名气;而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则是湘雅医学院,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享有“北协和、南湘雅”的美誉;长沙铁道学院在桥梁隧道、道路铁道工程等方面亦有较强的实力。“尽管合校前的三所学校各具特色,但仅仅依靠个体的积累与建设是不够的,也不可想象达到现在的整体实力和水平。”黄伯云说,“只有将三校的相关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产生如此明显的‘聚合效应’”。
矿冶生物提取技术虽然是原中南工业大学的优势项目,但苦于生物技术的局限,近些年一直无法形成重大突破。合校之后,学校通过学术讲座、合作课题、交换博士生等方式,将原湖南医科大学在生物学基础方面的研究运用到矿冶生物提取技术中,迅速取得了技术上的进步。目前,该学科已经成功筛选和改良了7个浸矿菌种,并在广东大宝山铜业公司建成了千吨级的细菌堆浸技术半工业性试验堆,被国家计委列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系统工程。学校的相关学科也被批准建立了“湖南省矿物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原中南工大的地球控测与信息技术属传统学科,主要研究矿产探测技术与手段,合并后,该学科研究视角转向生命科学,主动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融合,研究领域为生物信息物理,不仅已招收博士生,而且在基础医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了生物信息物理学二级学科,还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美国国家卫生研究课题等多项研究课题。
重点学科评选仅仅是学科建设的一个方面。2002年,学校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开始设立二级学院,将重点学科按层次归属各学院,学科发展成为学院工作的核心和纽带,并同时建立了国家、省、校三级学科体系,涵盖学科89个。在“十五”“211工程”经费中,又将17个重点学科有机融合,最后确定12个重点学科项目3大层次。按项目分层次的学科建设思路,使学校的学科建设布局和奋斗目标变得十分清晰。
以重点学科申报为契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使学校的学科整体实力大幅提升:仅2002年,学校科研进校经费就达到4亿多元,比上年增加了1亿多元;科技成果连续第五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同时,学校推行的“以人为本、激活资源、产权明晰、院士带头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核心的“学科性公司制”全面开花结果,组建“学科性公司”48家,注册资本超过10亿元,并吸引了大量的社会投资,成为华南、华中地区高新技术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14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