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今年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既考验着毕业生的能力,也考验着他们的诚信。
在今年的“双选会”上,笔者发现,有许多毕业生赫然在自荐材料的每一页上都印有:本人注重讲究社会诚信,其中所言句句真实,相关的荣誉证书、发表的文章均有原件,没有弄虚作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一位姓黄的同学,大学4年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多次补考、重修。但他的自荐材料里,却写着自己曾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多次获得“春雨奖学金”,还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这样的“优秀毕业生”,是如何炼成的?
知情人士透露,作假者的手段不外乎复印+同名同姓+扫描。
将别人的荣誉证书贴上自己的名字,拿去复印一下,就成了自己的“荣誉”;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复印一下来,对作者进行“张冠李戴”,就成了自己的“作品”;寻找同名同姓者的文章,轻而易举,不劳而获;就这样,一块“废铁”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块“好钢”。
毕业生在制作假材料过程中,复印是最简单但同时是最容易被发现的一招,因为用人单位一旦提到要看原件,就会露马脚。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各高校附近的打印店里,打印师傅会使用高技术帮你“搞定”一切。他先是将原件用扫描仪扫入电脑,换上相同字体、字号的新姓名,再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套上相匹配的封套,一份与原件几乎一模一样的实习鉴定或荣誉证书便“应运而生”了。此项业务尽管收费高,但毕业生为了前程都乐此不彼。
在毕业生的学习成绩方面,和学校领导关系密切的“学生官”自然很容易作假。再加上就业率逐渐成为各高校办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因此,对学生的成绩,各高校负责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业生也会要求适当提高考试成绩,如果不行就干脆写上“现修”或“待考”等字样,避免“露馅儿”。
作假手段的高明,使得用人单位往往防不胜防。一家电力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笔者,不久前,他在一家知名报刊上发表了一篇长达6000字的论文,在某高校的校园招聘会上,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论文成了该校一位叫梁婷的毕业生的文章。当该公司负责人问梁这文章是不是她写的时,该学生信誓旦旦地说:“当然是我写的,我文笔一向不错。”脸都不红一下。
受就业压力的影响,毕业生自荐材料“注水”行为普遍存在。其中有社会原因,也有高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我想问的是,真的就没办法改变这种状况吗?诚信靠什么来实现?
《中国青年报》 2003年4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