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记者来信:求职大学生的隐私岂能随意侵犯?

来源:   时间:2003-03-22  浏览:

编辑部:

记者日前在采访中遇到一位求职女大学生,她叫王丽。王丽参加了四五次人才招聘会,目前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王丽告诉记者,她之所以参加多次招聘会而没有找到工作,与她拒绝回答招聘单位有关个人隐私的问题不无关系。

王丽告诉记者,她第一次参加人才交流会,就在一家商业公司的摊位前遭遇了个人隐私问题。当时,招聘人员用毫不尊重的口气问她是否有男朋友,谈过几次恋爱,婚否以及如何看待婚外性行为,等等。这些问题王丽不愿回答,她认为,这些问题属于个人隐私。自然,王丽的求职材料被这家招聘人员当即退回。王丽有些委屈地说:“我应聘的职位是公司文员,而招聘人员不关心我的写作能力以及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却偏偏问这些问题,他们要干什么?”

更让王丽不可理解的是,在后来参加的几次人才招聘会上,她同样遭遇到招聘单位问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这既让她感到难过,又让她感到无奈。

王丽说,她至今也没有搞明白,招聘单位关心这些个人隐私到底有什么用。

王丽是个性格倔强的人,她说,父母和好朋友知道她的遭遇后,都劝她“顺应潮流”,回答招聘人员的问题就是了,不要为此耽误了找工作。可王丽却不这样认为,她说:“我不愿意为了找工作而放弃自己的人格尊严。”她认为,一些用人单位认为现在大学生难找工作了,就可以随便提一些个人隐私问题,甚至带有侮辱性的问题,比如,如果客户提出要与你发生性关系,你应该怎么办,等等,这种问题的提出极不正常。王丽认为,大学生不能因为找工作困难,就放弃人格尊严。

同王丽一样,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不少这样的大学生求职者,他们普遍对个人隐私被侵犯表示无奈。一位大学生说,刚开始遇到有关个人隐私的问题,觉得很尴尬,但随着参加招聘会的次数的增加,大家发现,在招聘者眼里,应聘者根本无隐私可言。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问题见多了便不怪了。

还有一位大学生求职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求职过程中,他感觉求职者似乎都处在劣势地位,有种“任人宰割”的感觉。

采访中,许多大学生求职者都强烈呼吁,国家应尽快出台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求职者的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要更新观念,注重求职者的工作能力,树立起尊重人才先从尊重人才的个人隐私做起的新观念。

《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22日第2版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