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两会视点:代表委员为大学生就业支招

来源:   时间:2003-03-12  浏览:

大学生就业难不是扩招惹的祸

【背景】有人认为1999年至2001年3年扩招的300多万人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其实,如果没有扩招,这300万学生同样要在就业市场里寻找坐标。但应该看到,扩招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权威统计显示,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只有5%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分析】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赵乃岩委员认为,中国的大学生并不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除了扩招因素,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社会外部看,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大学生就业渠道不畅。一是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企业、外企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区、出系统要交费的阻碍。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一些大型毕业生招聘会的组织者以赢利为目的,发布虚假广告,对招聘单位审查不严,招聘会环境混乱,学生交钱买票参会后没有实效,反而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三是很多用人单位观念脱离实际,盲目要求高学历、名牌大学,要求有实际工作经验;有的单位甚至拒绝接受非名牌大学生、专科生、女毕业生和应届毕业生;还有的单位拒绝招外地学生。

从高校内部原因看,一是高校教学内容、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培养的学生不是社会迫切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缺乏适应社会的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二是高校仍沿袭计划经济的办学思想,重视招生,不重视就业。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很薄弱。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资金和人员投入不足。三是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

大学生就业观念需要转变

【背景】从一份10万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他们的择业观。对于薪金,65%以上的毕业生期望2000元以上,31%的毕业生期望3000元以上,20%的毕业生期望4000元以上;对于工作地点,70%的毕业生希望在北京等直辖市和沿海开放地区工作;对于工作岗位,接近60%的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和三资企业工作,其中36%左右的毕业生希望从事公务员的职业。而根据劳动和就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的材料,在近期内,劳动力市场对人员的需求结构中政府机关的需求非常小,在89个城市所需要的198万个岗位中,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需求比例只有0.8%,而毕业生自己认识到应该调整就业观念和期望值的人只有28%。

【分析】对这一调查结果,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方俐洛委员认为,就业观念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而毕业生的观念却没有及时转变,还抱着传统精英教育时大学生是人上人的思维定式,一提就业就奔着科研院所、国家机关。“其实读完大学,只不过比高中毕业多完成了4年学业而已,你以为你是精英啊!”方俐洛委员这样说,大学生就业应该放下身架,调整期望值,眼光向下看。

积极引导“体制外就业”

【背景】尽管按照教育部门统计的就业率,许多毕业生处在待就业的状况,但有相当数量毕业生的非正式和非正规就业现象值得注意,即他们不需要高校的派遣证,而是自己到劳动力市场找工作,没有纳入到就业率的统计范围中。根据初步的估计,在目前没有正式就业的毕业生中,有接近一半的毕业生处于这种所谓的“体制外就业”的范围。

【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谢维和委员长期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通过对这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他认为,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整体上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水平,但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矛盾,在某些方面甚至具有比较大的风险和危机,而非正式和非正规就业的“体制外就业”现象值得关注。

“体制外就业也是就业,应给予积极引导。”谢维和认为,对“体制外就业”现象应该客观分析。一方面,应该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通过各种途径就业,并且积极帮助他们自主就业。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毕业生虽然也有工作,但他们的工作往往是临时性的,是非常不稳定的,也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包括失业和医疗保险,所以也仍然存在不安定因素。

谢维和委员建议,要继续深化劳动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就业以及所谓的“体制外就业”开拓更大的空间和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去那种非常稳定的职业结构,或者说就业指的就是获得一个稳定和长期职业的观念,已在开始发生变化,个人可能需要经常变换工作。而且,个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获得具有一定报酬的劳动,就应该算是就业。但这种新的就业模式需要有一个非常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给予支持,要求我国建立和逐步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就业面关键要扶“小”

【背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精简人员,国有企业调整结构,大批人员下岗;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再加上高校扩招之后的首届毕业生就业……“三驾马车”相遇,社会各界已不同程度地感到了就业压力。如何解决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千千万万人的就业,成为当前国民经济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重要问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向大企业倾斜的政策倾向,使就业者也自觉不自觉地偏向大型企业,某种程度上未对中小企业予以足够重视。

【分析】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黄方毅委员认为,解决就业,重要的一点是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小企业。过去我们实行“抓大放小”的政策思路,这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国有资本有序退出等方面来说是有益的。当然也应看到,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微观实体,同时也是国民就业的主渠道。扩大就业面,关键要扶“小”。

广西工商联副会长王祥林委员提出提案,政府应实施政策引导,加大舆论宣传,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他认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整体职业需求发生变化,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体。广大中小企业是目前能够大规模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渠道。一方面,以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群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加快发展,必须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但在人才需求和人才储备上还远远未能满足。我们应缩短中小企业的需求和高校毕业生择业之间的距离。

【链接一】 大学生就业存在三种矛盾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邓乃扬委员指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三种矛盾:一般性就业矛盾、选择性就业矛盾和结构性就业矛盾。

一般性就业矛盾指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引起的就业矛盾。按理说,扩大招生能使更多的学生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从而增强其生存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推迟了就业的高峰。然而,在短期内急剧扩招的情况下,毕业生的总数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在抵消一部分就业压力后,往往还会产生新的或积累更大的就业压力。

选择性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扩招前已经存在选择性就业问题,扩招后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这一问题就更加突出。一是有些毕业生仍然抱有国家包分配的传统观念。二是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没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向往大城市、舒适优越的工作岗位。三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给毕业后的就业造成了欠缺。

所谓结构性就业问题是指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的不适应现象,它是由工作岗位与就业者文化技术水平之间的不适应现象所引起的就业问题。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时期,自然会出现结构性就业问题。在这个时期,就业结构必然要加速调整,一方面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传统产业逐渐转移与消失,与此相应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或综合型的高级人才会供不应求,而单一型、学术型的高级人才往往会供过于求。近几年扩招的学生没有按产业结构变动的需要或新的模式来培养,学科结构失调,影响了学生就业。

【链接二】 多给毕业生一些宏观指导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蔡达峰认为,就大学毕业生个人来说,就业困难确实与自身的择业观念、能力水平等密切相关,也与大学的教学质量密切相关,但政府应多给大学生一些就业方面的宏观指导。

蔡达峰建议,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创造公平、公正和有效的就业环境,扶助大学毕业生就业。一是要加大对就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建议政府对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质量评估,将有关统计信息作为单位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进行公开评价。要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结构调整目标和计划,促进用人单位内部人才意识的提高。在地区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要把经济增长、人才资源配置、大学生毕业三者综合起来,形成相互支持的机制。在对企业竞争力评价中,要把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就业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二是要建立更加科学实用的人才供求信息系统。目前各级政府都有各自有关的就业信息统计或预测,但对毕业生来说,信息的实际指导作用还不够明显。建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部门与教育部门等要联合编制信息,把职业情况、学校专业情况、招聘计划人数、就业需求人数等相关信息对应起来。各地应建立或完善地区性的就业综合信息。同时,政府或政府委托机构应专门为大学生编制就业信息,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完善,增强预测方面的信息,以减少学生与学校的盲目性。

【链接三】 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蔡自兴委员建议,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拓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首先,制定西部地区优惠政策,吸纳人才。开发西部最关键的是人才。我们需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和转变择业观念,但更重要的是西部地区要切实做好“筑巢引凤”工程。例如,大幅度提高西部地区大学毕业生和其他科技人员的工资,为他们提供较为优厚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可以使到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得到较好的发展机会和实惠,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条件。

其次,规范招聘行为,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应聘者公布本单位的真实信息,实事求是地回答应聘者的每一个问题。绝不能虚夸或放大单位的规模、效益、待遇、条件,或者重男轻女(特殊工种除外),用人唯亲。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和约束机制,规范招聘行为,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再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网上就业服务。

目前国内各高校已纷纷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起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社会上也涌现了许多就业信息网站。不过,各高校的就业网络建设速度参差不齐、水平各异,存在很大差距。此外,这些信息网一般都是为本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服务的,相互之间很少有信息共享及合作。应尽快统一建立和完善本地区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并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链接。

此外,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户籍制度。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开始向全社会公布所属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目的是推动高校重视就业工作,进而推动教学改革。然而,这一指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状况,尤其是就业质量状况。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更加全面、科学、完善的就业评估指标。在当前的就业体制下,毕业生如去外企和民营企业工作,可能会因为户口问题不能列入学校的就业方案因而降低了一次就业率。另外,有些大城市采取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和排斥非本地生源的毕业生,制定了一些不平等的就业政策。需要改进户籍管理制度,为大学毕业生到民营和外企工作创造条件。

《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12日第2版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