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各高校毕业生作论文的紧张时刻,“网上论文”的抄袭也已进入了火热时期,不少学生拿点钱,从网上买篇“论文”,草草应付了事。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夏善晨委员建议:一定要从信息管理和教育部门两方面着手,杜绝这种不正常的网上论文交易。
夏善晨委员说,他听说有不少学生,连打字都不愿意,直接从网上下载大量资料,拼贴成一篇论文,或直接向某些网站“预定”论文。经过亲自上网调查,夏善晨委员发现:果真有其事,学士、硕士、博士论文分别卖到50元、100元、150元,还能根据要求提供“专题论文”。这些“论文”在时效性上明显滞后,但只要学生稍微添上点最新的数据和事例,就能把没看过原文的老师蒙混过去。
本身就教法律的夏善晨委员指出:“这种剽窃行为,其实已侵犯了原作者的知识产权,而目前我国对论文网的管理和论文形式的学术成果保护都还不够完善,原作者即使发现自己被侵权找到这个学生,也很难对自己的原作身份进行举证,这就让论文经营者钻了空子。”
夏善晨委员担忧地说:“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科技确实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条件,但如果从学生开始就利用这些条件投机取巧,就完全抛弃了科技和教育的初衷,那是非常可悲的。”
场外调查:
以往论文的写作,是一项相当繁琐的工程,从选定主题开始,做调查、查资料、找例证,没有一番功夫很难作出一篇优秀的论文,但网络的普及让论文的写作变得越来越简单,在一家网站的搜索引擎中输入“论文写作”的关键词,数十条有关论文的信息跃入眼帘。
在费尽周折后,记者找到了一名“论文写手”,这位在读研究生说:“刚开始也没把帮人写论文当成赚钱的方式,但在给一些同学帮忙写了论文后,他们总是会或多或少的给我一些物质上的补偿。就这样,慢慢就开始用写论文赚钱了。从开始到现在,多多少少也赚了几千元吧!”
新的职业的产生总是与社会需要有关,正是大学校园和社会上对论文的巨大需求才产生了这些“网络论文写手”。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话对此作了最好的注解:“现在找工作这么难,谁还有时间去认认真真写论文。要么找人帮忙写一篇凑凑数,要么就直接在网上找一篇删删改改就可以了,老师也基本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新闻晚报》 (2003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