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仪三
新华社上海9月23日专电(记者许晓青)头顶赤日、挥汗如雨,80高龄的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把自己的足迹又一次留在了江西、河北等地那些鲜为人知的古村落和古民居里。
阮仪三说,我们正在与那些千篇一律的城镇化“赛跑”,把文化的“根”留住,为国人修一条让心灵回家的路。
“异地搬迁、以利保护”的说法就是瞎扯
在“古城卫士”阮仪三的字典里,犀利的批评等于一种特殊的爱。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他的姓名与平遥、周庄、丽江、凤凰等世界级的“中国名片”联系在一起,在快速消失的古城镇、古村落名单中,一些城镇在最后时刻得以“幸免于难”,一些已成为旅游胜地,还有不少被收录进了阮仪三主编的《遗珠拾粹》丛书中。
近年来,阮仪三曾毫不留情地批评过“千城一面”、“假古董”遍地、古建筑“返老还童”等堪忧的现象。最近,他对正在掀起的新一轮“古建筑收藏热”也毫不客气。
针对“异地搬迁、以利保护”的说法,他痛斥“这就是瞎扯”,“搬迁了,还能称得上保护吗?那些所谓的‘拆迁式保护’,等于根本没保护。”
他强调,中国的古代建筑,从来不是孤立单一的存在,建筑和聚落总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风民俗紧密关联的,福建土楼被搬到山西,就会变味。他认为,离开了具体的环境,民居变成“古董”摆设,被迁建、供养起来,不仅谈不上保护,而且是破坏。
阮仪三指出,建筑保护与文物保护完全是两个概念。“庙、祠堂、学校,各有各的用途,只有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使建筑得到保护;岭南民居搬到上海来,屋子高度不同,通风设计不同,南北差异大,所以根本不存在‘异地搬迁’式的保护。”
他还回忆道,早年为改造上海外滩的交通,有外国专家提出将沿江建筑群整体向后平移20米,当即遭到他的坚决反对,“向后平移20米,那20米开外的老外滩居民怎么办?外滩一带的居民生存状态、生活状态被打破了,哪里还会有原汁原味的外滩?”
古民居的保护比故宫的保护难几十倍、上百倍
“保护古民居比保护故宫还难。”阮仪三非常赞成这句话。他说:“故宫毕竟是一个国家级的博物馆机构,有财政拨款、有那么多文博人才,还有一根国家级文物保护的红线,怎么看,古民居的保护都比故宫的保护难上几十倍、上百倍。”
“很多人说,我们保护古建筑、保护古城古镇,最缺的是钱,我觉得,我们是缺资金、缺人才,但最不能缺的是‘心’。”他说。
在阮仪三看来,近年来由于古城古镇保护本身往往与商业开发、“旅游热”裹挟在一起,容易把人误导到“钱眼”里,在如此艰巨的保护工程中,其实最缺的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一些人打着保护的旗号,其实在靠造‘假古董’捞钱,就是‘缺心’的表现。”
他认为,也应看到近年来地方政府拨款为主、民间热心人士参与其中的古民居保护项目已不是个案。事实上,古建维修和保护的资金来源正日趋多元化。在人才培养方面,尽管专注于相关事业的建筑专业人才总数不多,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年轻人总会有把故乡建筑和聚落保护好的热情和冲动,相信会有更多年轻人回到原来的土地上。”因此,对于未来不必太悲观。
他还很自豪地告诉记者,在“缺钱”“缺人”的大背景下,4年前他毅然将孙子阮一家送到法国去学习古建筑保护领域的志愿者工作,而今,孙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主持平遥和新绛的国际志工团队,完成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徒手修复工程。
修一条让心灵回家的路
在阮仪三主持修复的古建筑群中,苏州平江路街区是“得意之作”,最近他又刚刚组织中外青年志愿者参与了该街区内民国收藏家潘祖荫的老宅修缮工程。
阮仪三一直强调“修旧如故,以存其真”,比一般的“修旧如旧”更高一个层次。
他提倡,今天中国各地的古民居修缮和保护应遵循“四性、五原则”:“四性”就是原真性、完整性、可读取性和可持续性;“五原则”就是原材料、原工艺、原样式、原结构、原环境。他认为,在保留单体建筑的同时,注重周边环境保护的完整性,使文化细节可以自如地被读取,最终这样的古城古镇古村保护工程一定能“留下人,也留下心”。
他还说,在提升全民参与理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最缺乏古建保护观念的往往就是那些一味追求短期政绩的官员。他认为,必须从官员的自我教育开始,再扩展到提升群众的自觉保护意识,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阮仪三强调,不是说每个留在古建筑和聚落里的人都要恪守农耕生活,而是主张“在人们的观念逐步现代化的同时,也可以实践对传统的尊重、保留和再思考”。“比如,古建筑中的供暖设备可以变得现代化,居民舒适度大大提高,但建筑的文化精髓可以依然维持原貌。”他举例说。
“捍卫古民居,不仅是保护建筑框架结构,更是保护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存、生活状态,从中我们可以找回久违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修一条让心灵回家的路。”他悠悠地说。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9/24/c_132745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