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近年来在我国备受关注
采访/本刊记者 方令
在刚刚结束的京交会上,中国国际城市智能化技术与服务大会(简称UrbanTec China)作为环境服务版块的特别活动,成为全场一大亮点,UrbanTec China以未来城市发展模型为主题,围绕“信息化与智能城市”,“智能电网与清洁能源”,“智能交通与便捷出行”,“智能建筑与能源效率”等方面进行探讨,俨然勾勒出了一幅未来“智能城市”的蓝图。
其中,建筑作为城市主要的用能载体,如何实现其“智能化”和“绿色化”引起了广泛讨论。实际上,绿色建筑近年来在我国备受关注,全国各地新建建筑都吹起了一股“绿色之风”。但来自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的谭洪卫教授认为,要避免“绿色”成为一场“作秀”,科学的顶层设计与观念指导、体系化的技术支撑以及可行的市场机制“一个都不能少”。
将成减排主力军之一
《千人》: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有什么不同?
谭洪卫:顾名思义,绿色建筑就是将“绿色”理念融贯在“建筑”中去,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协调,建筑既要“环境友好”,又要“健康舒适”。具体表现为建筑的建造、运用需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强化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利用和提升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核心问题是建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问题。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局限,我国90%以上的既有建筑均未能在建造时融入当今提倡的绿色理念,也未能达到我们现在追求的节能环保水准,典型的问题是建筑选材环保性、保温隔热性能差;照明灯具能效低;采暖空调通风系统或是欠缺或是低效;水资源循环利措施缺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新技术更是缺项。这些建筑在经济欠发达阶段整体用能强度小(许多建筑没有空调采暖设施),因此问题还不算太突出,到了今天,城市建筑中空调采暖等设备已经全面普及,那些节能性能不达标的建筑便成为能源消耗的“漏斗”,建筑数十年的寿命周期内造成极大的能源资源浪费。
具体来说,绿色建筑就是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土地)、环保材料的积极应用和节约利用(节约材料)、高性能保温隔热围护结构(降耗节能)和高效的设备系统(高效节能)、及水资源高效利用(节水),并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环保),简言之为“四节一环保”。绿色建筑的其核心就是围绕这四节一环保展开其各项技术指标的实现。目标是分阶段实现比传统建筑节能50%、65%或以上。其最终目标是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从而维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千人》:绿色建筑的推广有何战略意义?
谭洪卫:建筑是城市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能源消耗主要大分为三大领域:工业、建筑和交通。目前的状况是工业能耗比重独大但下降潜力大,建筑能耗紧随其次,仅建筑运行能耗就占比约25%,如果算上建材、施工,能耗会更大,且呈刚性增长趋势。
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并将以每年1%的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建筑能耗的与日俱增。根据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城市中的工业、建筑、交通三大能耗领域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出现三分天下局面。据估算,建筑领域推进绿色建筑事业对我国节能减排的贡献率将达25%左右。因此,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推广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千人》:可否谈谈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现状?
谭洪卫: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算长,直到2007年,原建设部才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组织管理、申报程序、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做出规定。但是近年来,绿色建筑的增长速度却非常惊人,几乎是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向前发展。截至2013年1月,全国已经评出742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7581万平方米。这个主要是在于国家层面的利好政策。特别是2012年国家财政部公布绿色建筑补贴政策后,绿色建筑的发展快速上升。今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把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升至了国家战略层面,又掀起了一股绿色建筑的热潮。
而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建设的工作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正在不断细化、修订和完善,绿色技术的应用日趋合科学合理,各地推进绿色建筑的目标进一步明确。
《千人》:您认为未来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谭洪卫:绿色建筑属于朝阳产业,方兴未艾。今年的国办1号文件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发展超过10亿平方米的绿色建筑。到2015年末2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都必须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届时,我国的绿色建筑将占全球绿色建筑的一半以上,绿色建筑将承担起全国减少碳排放主力军的作用。
另外,今后国家财政支出的新建建筑都将强制性执行绿色建筑标识认证,且已有一些地方进一步出台了对所有新建建筑实施绿色建筑标识认证的条例,绿色建筑在全国上下推广和实施的力度都很强,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绿色建筑在我国应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个都不能少
《千人》:您认为绿色建筑目前的发展还存在着怎么样的问题?
谭洪卫:我觉得国内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和行动两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认知上。大多数人提到绿色建筑,往往仍停留在狭义的技术层面上——即利用设计和规划节能降耗的被动建筑节能技术(即通过非机械电气干预方式实现)和通过设备系统能效提高的主动建筑节能技术(即利用机械电气干预手段实现),或者只关心一些单纯技术指标。我认为,技术只是实现理念的一种手段,仅仅关注技术或和相应的性能指标是片面的。“绿色建筑”的真正内涵应该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考量,包括了从“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技术”、“绿色建筑建造技术”到“绿色建筑管理机制”的全方位链条,而宏观环境上的“绿色政策”和文化塑造上的“绿色人文”也应该被包括进来。
具体来说,绿色建筑的评价需从建筑规划的源头抓起、一直落实到建筑寿命的结束,建筑的废弃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也得列入考量范围。另外,对建筑节能的着眼点从过去关注单体建筑节能开始向由建筑群组成的街区、园区、甚至城区节能目标指向型转型。即首先要对整个城市、园区到单个建筑都能进行能源需求的科学预测与规划;其次是基于被动技术优先、主动技术优化的原则,集成利用各类绿色建筑建造技术;然后是强化建筑运行的节能监管体系;同时,还需要引导建筑内的人们以低碳方式生产、生活。
《千人》:而不科学的认知必定衍生不科学的行动。
谭洪卫:正是这样。在我国推进绿色建筑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浮夸之风。总体上存在着法规和标准不完善、执法不力的情况;绿色建筑示范中盲目跟风、堆砌指标的问题比较突出。而在绿色建筑的运行监管中,规划缺位、监管缺失的情况比比皆是,绿色建筑认证标识中的“重设计轻运行”的投机现象甚至造就了一批“伪绿色”建筑。举个例子,现有的绿色建筑中,绿色物业管理几乎脱节,维护技术成本高的项目如雨水收集系统大都未正常投入运行;大多数可再生能源建筑缺失运行监管系统、一半以上未达到预期节能目标,一部分绿色技术示范项目竣工后由于缺失监管处于半瘫状态。
我们知道,发展绿色建筑不仅仅是简单地建造一栋房子,尤其是随着各类系统性节能技术的发展,绿色建筑能够承载的功能也将越来越丰富,它将成为引领人类用能方式变革的主要载体。发展绿色建筑,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与观念指导、体系化技术支撑和可行的市场机制来综合推进。
《千人》:以上问题的产生,源头何在?发展绿色建筑的主要瓶颈又是什么?
谭洪卫:正如我刚才提到的,绿色建筑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较典型地集中在源头的顶层设计,即能源规划和用户末端的节能运行监管两个方面。
因此,提到绿色建筑发展的瓶颈,首先必须指出的问题是传统的城市规划中缺乏综合性能源规划专项。传统的能源规划多为各行业各自为阵,电力、燃气、热力等行业竖井而治,缺乏打破行业壁垒的交叉综合规划,缺乏对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规划的统筹,难以实现整体上的能源梯级利用和综合高效利用。同时,适应于该领域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学科专业划分单一,传统的城市规划(偏重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偏重建筑形式)、建筑设备工程(偏重设备)彼此分割而缺乏融合,因此严重缺乏人才和科技支撑。
政府部门、行业的相关信息(地理、经济、环境、气象、能源资源等)缺乏共享机制,甚至被主管部门利益化,严重阻碍了城市、建筑的能源环境规划科学的发展,相关科研和调查研究手法简单、重复而非效率,既浪费了资金和人力资源,还难以保障城市能源消耗数据的统计、能源需求的预测、能源规划和评价的科学实施。
而在尾巴部分的工程落实上,则需要可行的市场机制,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谁来买单?激励机制如何建立?节能营管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顶层设计+技术支撑+市场机制
《千人》:如何在现有体制下解决顶层设计的问题?
谭洪卫: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背景下,急需在城镇规划体制中改革和健全横跨部门领域的综合能源专项规划机制。城市规划要以科学决策取代长官意志,以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科技支撑取代传统的单一学科分割和部门分割,以确保从规划源头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政府部门中,建议建立相应的协同机制,积极共享信息资源;同时积极发展可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叉学科,将城市空间规划、能源资源利用规划、城市及建筑运营管理等学科领域有机融合、协同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领域科技及管理人才。这既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大学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
《千人》:在绿色建筑市场机制的打造上,您有何见解?
谭洪卫:我认为政府的绿色建筑补贴政策应该与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协调,还应发挥能源资源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以促进节能意识的提升和市场价机制的完善;节能技术及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的补贴应改“前补”为“后补”,重视效益考核评价;改变相关产业、特别是能源供应行业的经营理念、完善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并网和绿色电力优惠收购价格机制、改革城市供热企业的终端计量收费机制等;应积极扶持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及节能专业化托管模式、能源服务BOT商业模式等。这些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将促进建筑节能事业更专业、更有序、更可持续的发展。
《千人》:正如您提到的,绿色建筑过程管理和后评估也是阻碍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解决?
谭洪卫:的确如此。无论是已通过验收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还是连片推广的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都有不少已经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可持续发展乏力的现象,缺失科学严谨的过程管理和运行后评估,甚至有“示范项目验收之日成为瘫死开始之日”的趋势。
为此,应该强化对建筑运行管理的绿色认证标识,绿色建筑标识认证应该最终落脚到运行标识而非设计标识。应以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为导向,完善相关政策、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尤其是要强化建筑运行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后评估方法和标准,实现建筑节能减排可监测、可量化和可考核。另外,传统的能源规划多停留在“以需定供”的规划思路,缺乏主动进行“需求侧管理”的引导策略,需求管理技术与运行监管的数据积累直接相关,这方面应该加强。
总之,对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绿色建筑的五条基本路径(能源资源规划优化、被动节能、主动节能、管理节能、行为节能)是基础,科学的政策制定、科技支撑体系创新和严谨的后评估体系是关键,且三者互为补充和反馈,才能形成完整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千人》:目前,消费者对绿色建筑似乎也不是很了解——人们大多只关心房屋的位置、面积、建造质量、总体价格等,对房屋的绿色指标并不关注。也就是说,在目前的绿色建筑市场中,似乎是政府唱戏、开发商配戏。对此,您如何看待?
谭洪卫:绿色建筑是可以说是内含着一种理念、对其认识体现了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品味(消费观),政府、企业和个人有不同的责任和立场。政府可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和产业发展策略进行引导,并在全社会普及相关知识;企业则应从社会责任和市场机制考量;业主或个人则需要的则是环保意识的觉醒以及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
常听到人们对一些节能新技术批判说“节能不省钱”,我认为要分情况而论,如果是非科学的堆砌技术造成的“烧钱”,的确是应批判的。但也有很多情况是那些新开发的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在初期发展阶段必然存在一定的增量成本,这时候我们不能以“节能省钱都得兼得”为唯一准则,对于新技术我们是需要扶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明确政府、企业的职责——政府要有作为,企业要有责任,个人也要自觉。在环保这个问题上,每个个体都是有义务的,也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这个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谭洪卫,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教授。
http://www.j1000plan.org/TalentsContent.aspx?TalentsContentID=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