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蕾)记者昨天从环保局获悉,根据空气质量新标准,今年一季度上海达标天数有58天,达标率在65%左右,其中,本地污染源占八成,外地飘来物占二成。专家表示,上海污染源一直主要来自本地,因此,空气质量治理是一场协同的“持久战”。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教授指出,当前面临的PM2.5污染,是最具挑战性的,因为它是一种复合型的污染。上海PM2.5的来源,可以粗略地分为五个部分(详见图表)。
据悉,一系列治理措施已经在上海陆续展开。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今年9月1日起,上海有可能将试行相当于欧V标准的“国五”标准汽油,而“国五”标准柴油可能将在明年开始试行。在燃煤电厂污染防治方面,不仅全面推进20台35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在2014年前完成高效除尘改造,并启动推进6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高效除尘改造试点,削减颗粒物的排放;而且将完成11家电厂共计907.4万千瓦机组烟气脱硝改造,削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
同时,在遏制工业污染方面,一方面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行源头控制,到2014年计划共淘汰2000个落后产能项目,其中涉及细颗粒物排放的占到35%;另一方面加强挥发性有机污染控制,开展石油化工、制药、金属表面涂装、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试点示范。在城市扬尘治理方面,中心城区推进实施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在线监控系统。
此外,当本市空气质量发生重度或严重污染时,上海还将推行应急污染方案。比如,强化燃煤电厂选用优质煤发电,全市严禁秸秆露天焚烧;当发生严重污染时,禁燃烟花爆竹、党政机关停驶30%公务车等等。据介绍,发生严重污染时,预警信息将通过全市公用车管理平台发布,党政机关停驶30%公务用车。
诸大建认为,当前面对的PM2.5污染,是一场需要协同作战的“持久战”,更应着眼宏观规划和综合治理机制的完善。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3-04/17/content_10086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