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王骏阳:没有“公民社会”就没有“公民建筑”

来源:http://www.cbda.cn/html/gd/201   时间:2012-09-24  浏览:

       王骏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著名学者。2008年至今,一直任中国建筑传媒奖终评评委。

  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不能指望开发商成为慈善家。需要发挥的是政府在保障房和廉租房方面的作用。但是如果不改变思路和规范的话,结果大概只能是廉价的商业住房而已。

  没有“公民社会”就没有“公民建筑”。但你不能指望在没有“公民社会”的情况下已经有一种“公民建筑”存在并对之进行所谓“推广”。

  ——— 王骏阳

  目前正在接受申报的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是中国首个侧重建筑的社会评价、实现公民参与、体现公民视角,以“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为评奖标准的建筑奖,也是目前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建筑奖。近期南方都市报将就建筑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等问题推出系列访谈。本期推出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终评评委王骏阳的访谈,他认为目前中国的建筑更看重象征性而缺乏现代性,因此中国社会各级官员仍然对建筑的象征性乐此不疲,而一旦建筑成为政治象征的工具,文化批评便难以企及。

  中国的建筑缺乏现代性

  南都:你能否点评一下过去两届建筑传媒奖中几位对建筑史和理论研究做出过积极贡献的获奖人?

  王骏阳:我对汉宝德先生的评价很高。虽然他的设计作品我不敢苟同,但是作为一位历史理论学者,他在普及建筑文化方面的工作无人能及。当然,这得益于台湾公民社会的成长本身。或者说,它既是台湾公民社会成长的组成部分,也是它的产物之一。二者相辅相成。

  南都:你怎么看当下国内缺少建筑评论、特别是面向公众的建筑评论的现状?

  王骏阳:与西方建筑相比,中国传统建筑一直比较缺少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价值。一方面,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载体,另一方面,建筑则是当权者控制社会的工具。中国历史上不乏画论、诗论,但是没有“建筑论”,因为建筑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化范畴。

  近年来中国“标志性”建筑层出不穷,特别为业主尤其是各级政府官员所青睐,就是因为大家都特别看重建筑的象征性。现代主义是反象征性的,我们社会对象征性如此热衷,我只能理解为一种缺少现代性的表现。虽然我们的社会正在“四个现代化”上迈进,但是吴晓波在评述盛宣怀时说的那句“现代化有余,而现代性不足”似乎仍然是今天的写照。

  正是因为缺少现代性,中国社会各级官员仍然对建筑的象征性乐此不疲;也正是因为缺少现代性,一旦建筑成为政治象征的工具,文化批评便难以企及。想对世博会中国馆进行评论吗?对不起,它的政治意义太重要了。就此而言,我特别看重中国建筑传媒奖,“标志性”建筑不会成为表彰对象,反而有助于在当前中国社会的条件下展开建筑的文化批评。

  没有“公民社会”就没有“公民建筑”

  南都:很多国家的建筑和规划评论是社会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你觉得他们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的作者和建筑师们借鉴吗?

  王骏阳:如果说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的话,就是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专业杂志往往都陷于专业的小圈子。但是要真正发挥文化批评的作用,就一定要加强大众媒体的专业性。国外大众媒体的文化专栏作家往往非常专业,可以真正成为大众和专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们的批评非常专业,但又是面向大众的。

  南都:媒体特别是大众又有哪些可以做的呢?

  王骏阳:更多参与,但是要在理性的基础上参与,而不是网络上常见的谩骂和声讨。

  南都:建筑评论和公众关注的缺失是否也会反过来影响当下建筑的质量,使得“公民建筑”难以得到推广?

  王骏阳:没有“公民社会”就没有“公民建筑”。但你不能指望在没有“公民社会”的情况下已经有一种“公民建筑”存在并对之进行所谓“推广”。中国建筑传媒奖的主题是“走向公民建筑”,意义在于通过“走向公民建筑”的讨论促进“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形成。他是一项自下而上的“从基层做起”的工作。

  南都:那么中国建筑传媒奖作为一个大众媒体发起的奖项,你觉得对于建筑实践和公众参与有否产生积极的影响?

  王骏阳:中国建筑传媒奖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我看重的是它的“非官方”色彩以及将大众媒体与专业人士相结合的努力。当然,最重要的我前面已经说过,它是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的一个力量。

  “独立建筑事务所”是冲破体制的活力所在

  南都: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两年国内你比较关注的建筑师?

  王骏阳:我更看重“独立建筑事务所”这个群体。这些“独立建筑事务所”的作品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但是它们却是冲破固有体制的活力所在,而且整体水平在持续提高。他们代表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和追求,对中国建筑多元化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南都:从这些作品中能不能看到当下建筑设计理念和体制上的一些趋势?

  王骏阳:已经说了“独立建筑事务所”对固有体制的突破作用,有点像举国体育体制中的李娜。需要加强的是它们在体制中的合法地位,以及建筑师协会对它们的服务和帮助。但是这最后一点本身就涉及体制改革的问题。

  南都:你本身也是一位实践建筑师,而且不少项目集中在一地。你觉得这样的实践方式和时下多见的集群设计项目相比,对建筑师和大众来说各有何优劣?

  王骏阳:做设计只是我的业余之事。不过,做设计一方面确实源自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加深自己对建筑学认识。它使我思考,理论与实践会有怎样的关系,或者对一个设计者理论究竟能够发挥什么作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因此,除了具体项目不可否认的商业性质之外,设计本身的意义更多是专业性的,而非社会性的。与所谓“集群设计”相比,它们的意义更多的是个人性的。

  保障房和廉租房的设计需突破观念

  南都:过去两届建筑传媒奖中涌现了许多不同类型和尺度的作品,能否讲讲其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获奖作品?

  王骏阳:都市实践的“土楼公舍”。

  南都:这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创新的廉租房项目。但与此同时国内仍在大批量地快速生产住宅项目,对此类项目你觉得建筑师应该从哪些方向去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寻找提升居住品质和文化的可能?

  王骏阳:在经过住宅由政府包揽再到将住宅建设全部推向市场的转变之后,我们的政府终于认识到其在保障房和廉租房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可惜的是,我们中国的保障房和廉租房还沿用着商业住宅的许多做法,尤其是规范方面,这使建筑师很难突破。

  南都:你对于住宅开发商有没有一些建议?

  王骏阳:开发商有自己的利益。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不能指望开发商成为慈善家。需要发挥的是政府在保障房和廉租房方面的作用。但是如果不改变思路和规范的话,结果大概只能是廉价的商业住房而已。

  南都:对于已经启动申报的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你有哪些方面的期待和建议?

  王骏阳:期待有优秀的保障房和廉租房作品出现,尽管在当前制度之下,我对此并不乐观。

  南都:对于关心建筑、想要更好地理解建筑的读者,能否推荐一些书籍给他们?

  王骏阳:汉宝德先生的《中国文化讲座》和赵辰教授的《“立面”的误会》。更加专业一些的是朱剑飞博士主编的《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历史理论研究》。与此同时,希望有更多人去读些与“现代性”有关的书籍。对于大众来说,建立“现代性”的观念也许比增加建筑本身的知识更重要。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