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祖翼
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着城市。同济因上海开埠兴市而创建,因上海繁荣兴旺而发展,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历程中,同济也为上海的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开幕之际,正值同济迎来建校105周年和工程教育100周年。学校不办庆典大会,不搞铺张浪费,不请明星大腕,秉着“开放、交流、简朴、务实”的原则,和师生校友、有关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一起,以校园文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校友活动和国际合作五个主题日的方式来开展校庆活动,注重继往开来,提升学校内涵。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快速发展时期,《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正式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更加明确。同济大学立志继续践行百年校庆时对社会的承诺,在“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传统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国家和社会需求,以更加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努力创造更优秀的办学业绩。这个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学校党委不断增强把握大局、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供发展所需的秩序和规则,完善有利于提高办学能力的学校治理结构。当前,学校一方面启动了《同济大学章程》编制工作;另一方面,借学习贯彻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之机,力求在学校基层党建方面下功夫、出成效。
——以体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目的,进一步加强党员发展工作。
做好在教职工、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日常工作,纯洁入党动机,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积极发展海归教师和学术骨干,特别是青年学术骨干入党。基层党组织为海归教师、青年学术骨干配备“导航员”,帮助“海归”教师了解国情、党情、市情和校情,为青年学术骨干创造机会,搭建展示平台。学校各级党组织努力做到“双培养、双成果”,即培养学术骨干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并重、支持他们取得学术成果与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并重。
——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着眼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相适应。根据基层学术、科研组织形式的新变化,把教工和研究生支部建在最活跃的、最基层的学术和科研组织单元中,让党的工作与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更加紧密结合,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把行之有效的做法提炼上升为制度规范,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承诺评议、为民服务、树先评优、领导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等制度,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三是推动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在学校的基层党组织中倡导团队学习、终身学习、有效学习的理念,要求支部将学习活动与所在单位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党员围绕日常工作,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学习,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个人能力提升的内在需求。
——以选优训强为出发点,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开展基层支部书记的轮训工作,其中新上岗支部书记做到100%上岗培训。把基层支部书记作为学校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努力把党性强、有感召力、有奉献精神的学科骨干、师德师风楷模选配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支持他们在教学科研一线、重大项目组织的复杂工作中发挥作用,鼓励他们锻炼成长。
——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载体,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试点。
学校与杨浦区联合打造了以大学的知识溢出推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模式——“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这种合作共赢的创新联盟,使学校发展有了新的增长点,也促进了区域的转型升级。学校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与“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模式相适应的高校区域化党建工作试点,按照“协商协调协同”的运行模式,以“共建共享共赢”为目标,与城区一起通盘使用双方的党建资源,共同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内的党员构建开放式的服务平台,将党建工作与学校的服务社会功能紧密结合,促进高校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仰望星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豪情满怀。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大学的自身价值。同济大学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学校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奋发有为,追求卓越,谱写未来科学发展的辉煌新篇!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周祖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