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刘强:文化即人化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12-03-22  浏览:

       近来文化问题渐成国人关注热点,从“两会”现场到茶余饭后聊天,差不多到了“言必称文化”的地步。

       然而,究竟何谓文化?文化的目的和功用何在?文化发展是否可以和文化建设甚至文化产业相提并论?凡此种种,都值得深入检讨和审慎辨析。

       据说近百年来,中外学者给“文化”下了百余种定义,这些定义自然可在一定语境中加以使用而无伤宏旨,但却都不足以概括文化的实质。在我看来,所谓文化,最本质的核心含义不是别的,而是人。毋宁说,人类在这个世界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产物,都是文化的题中应有之意。或者,一言以蔽之,文化即人化。

      《周易·贲卦·彖辞》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段话每为学者所称引,几乎成为东方文明的原型密码,盖因中华文化的几大关键词,如天文、文明、人文、文化等,均在这三十个汉字中酝酿成形,呼之欲出。这段话不仅接橥了“天人之际”的自然法则,同时也彰显着“人文之际”的社会秩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文化成”说,正是“文化”一词在中国典籍中的最早出处。而这一表述,实已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核心理念,即“天人合一”与“人文合一”。

      所以,我们通常所谓的人文精神、人文价值,绝非仅从单纯的文化角度而言,而是与人的生命、人格、价值、权利、尊严和自由息息相关。抽空了“人”的诸多内涵,人文精神将无从谈起,而文化也就不复存在。换言之,不尊重人的文化,掠夺人的权利和自由的文化,归根结底会走向文化的反面,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异化”。

       文化自始至终与人有关。说到文化的目的和功用,小而言之,是使每个受文化熏陶的人都能具备独立之人格与优雅之气质,也即通常所谓“完善人格”、“变化气质”;大而言之,则是为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从而使每个个体都能“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享受人类文明所能实现的最大福祉。

      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自当“反哺”人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发展应致力于使人更像人,而不是沦落为工具和物。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说“文化即人化”。

就当前的文化问题而言,首先需要厘清的是:文化是“养出来”的,而不是“造出来”的;文化产业固然需要,但文化本身未必随着产业的增长而成长。正如教育产业化的着力点未必真在教育,文化产业化的着力点恐怕也未必真在“文化”。

       其次,衡量当前文化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硬指标无他,只是看一系列文化发展的举措,是否真有助于人的个体幸福和整体进步。从这一视角出发,当前最重要的文化问题,是所有与人的价值和自由息息相关的事业,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文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着眼于十年、二十年的外在利益同时,更要着眼于利在百年、功在千秋的人文教育,从根子上改善人本身。窃以为,准备投入到文化产业上的大量资金,应该有相当部分投入到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十分落后的教育事业上。而且,主要应投入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上。尽管大学教育也积弊甚多,但中小学教育更亟待改善,特别是促进中西部、西南部等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从另一个角度说,越是教育落后的地方,文化发展就越是举步维艰,人的“异化”情况就越是严重。这些问题不是光发展文化产业所能解决的。

       第三,说到当前教育如何落实“文化”与“人化”的问题,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我以为当前的中国教育,有三个方面亟待加强:一是传统文化教育,二是生命教育,三是公民教育。生命教育乃当务之急,不教育则毒奶粉、黑砖窑之类事件还会层出不穷。公民教育乃百年大计,关乎国人如何在有限的人生中享受最大权利和最大福祉,不教育就与真正的和谐社会背道而驰。传统文化教育乃民族之本,道统不兴,学统不立,便不足以制衡政统和势统,不教育便会使国人数典忘祖,日益颟顸粗鄙,永无形成优雅人格与独立精神之可能。”其实,长期的物质主义熏陶,并没有真正改善国人的道德境界,反而让部分国人变得不知敬畏,没有底线,没有信靠,怀疑一切,麻木不仁。而这些,都非靠文化产业所能改善,只有通过润物无声的人文教育始能养成。

       中共中央前宣传部部长朱厚泽先生说得好:“我们很长时间忽视人文精神教育,只把知识当作功利来学,培养了一批手艺匠人,知识面非常窄,这非常危险。人最根本的就是人的思维,发展就是自由。”此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什么都可以功利,唯有“文化与人化”的百年大计,却功利不得,速成不得,“大跃进”不得,只有以人为本,从长计议,循序渐进,择善而从,方可走上文化健康发展的人间正道。

(作者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