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大建:新10年 上海如何从“数量型”到“质量型”发展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0-04-22 浏览:
在追求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延续“数量型”增长,而希冀未来10年实打实地实现“质量型”发展。针对上海当前的发展状况与问题,上海在未来10年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就业增长、低碳增长和福利增长
新的10年开始了,大家都在展望上海的明天。
过去10年,上海的人均GDP以2000年的4000美元为起点,翻了一番多,达到现在的1万多美元。未来10年,按照每年7%-10%的平均增长率推算,到2020年上海的人均GDP肯定能提高到2万美元。
然而,在追求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延续“数量型”增长,而希冀未来10年实打实地实现“质量型”发展。因此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上海应该以什么样的内涵与状态达到人均2万美元的发展水平?
对此,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讨论与建议。针对上海当前的发展状况与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底线模型”,上海在未来10年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就业增长、低碳增长和福利增长。
从就业短缺到充分就业的增长
现在,大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发展服务业对于上海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功能的重大意义,但还需要深入研究发展服务业与促进就业增长的关系。
从就业增长的角度讨论上海的服务业发展,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虽然上海未来的产业结构仍然需要有一定强度的第二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比重,但第二产业对就业的贡献将相对减少,因此要从战略高度谋划“服务业如何主要担当上海就业供给的任务”。
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对上海发展服务业的讨论,着重强调的是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高端服务业。这对于上海实现城市功能提升固然重要,但从提高就业供给和建设宜居城市的角度看,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消费性服务业也是极其重要的,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想象一下,如果从事高端服务业的创意人群整天为了孩子教育、老人看病和保姆称不称心之类的家事烦心,可能在上海安居和乐业吗?
三,上海过去在工业经济发展中,有偏好大型外企和国企的倾向;未来发展服务经济,如果既想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又想提供更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就要更多接纳和包容各类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
从高碳经济到低碳经济的增长
必须承认,上海当前的经济增长是以很高的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为代价的。2008年,按照常住人口1888.46万、居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517.42万,两者相加超过2000万人计算,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达到13吨,不仅远远超过中国和世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4吨左右的水平,而且超过了欧洲与日本人均10吨的水平。因此,上海未来迫切需要在节能、减排的前提下实现人均2万美元的发展目标。这是比简单实现GDP增长目标远为艰苦的工作。
一方面,过去多年来上海虽然在单位GDP的化石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上有上佳表现,但是强度的改进被大幅度的经济规模增长抵消了。因此上海未来的绿色发展目标,需要从重点降低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转移到前瞻性地控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规模上来。上海要绿色跨越,就要争取在不超过欧洲与日本城市人均碳排放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上海当前的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很大部分集中在工业生产部门,而满足城市生活所需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仍然是相对不足的,因此未来需要在转化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结构上做艰苦工作。这要求上海在三个环节有重点地进行低碳城市建设:在城市的能源输入端,要加强可再生能源对于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在能源转化和使用过程中,要提高工业、交通、建筑等部门的能源效率,大幅度减少工业生产的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在污染输出端,要大力建设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功能的城市森林、农田、湿地等。
从经济增长到福利增加的增长
199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基本上以平均每年不低于10%的速度增长,但未来10年是否仍然需要这样高的增速,值得研究。事实上,即使只有年均7%的经济增长率,到2020年上海也可以达到人均2万美元。更需关注的是城市发展质量,特别是百姓收入与福利的提高是否能与经济增长同步甚至快于经济增长。
大多数百姓关心的与经济速度有关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一,个人收入的增长是否能高于GDP增长,而不管GDP增长有多快;这意味着宏观意义的经济增长确实转化成了百姓口袋里的财富增长,因此意味着私人生活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二,通过税收等方式由政府安排和提供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住房保障、公共交通、环保等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否随着经济增长同步提高甚至有更大改善,这意味着公共生活水平的实质性提高。如果上海到2020年凭借以上的内涵和状态达到人均2万美元的发展水平,那就可以认为:上海不仅是一个有高增长速度的经济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有高生活质量的宜居城市了。(诸大建,作者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