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结核病现在已不多见了。
许多人盲目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历史,已远离我们这个社会。其实,目前在我国结核病仍然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27个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在我国,仍然有不少结核病人未被发现,被发现的结核病人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未进行治疗、延迟治疗、不规则治疗。可以说,我国结核病的疫情仍然极为严重,我国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误区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就是结核病。
结核菌素试验(PPD皮试)主要用于结核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以及检测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等。许多人错误地认为,PPD皮试阳性就是患了结核病。实际上,下列4种情况均可出现PPD皮试阳性:①曾经感染过结核菌但未发病;②曾经患过结核病;③接种过卡介苗;④目前正在患结核病。具体是哪种情况,需由专业医生仔细辨别。一般来说,儿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机体内患结核病的可能性大。
误区三:结核病是传染病,都有传染性,患者都必须住院隔离治疗。
这种观点比较片面。结核病是由结核菌侵入人体所致,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如肺、骨、淋巴结、肾等。由于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故只有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才具有传染性,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淋巴结核)患者并没有传染性。即使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2~4周后,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细菌的活力也会减弱,对周围人群也基本没有传染性。目前,大部分肺结核患者可以在医院开药后,在家治疗,不必住院。
误区四:服药后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结核病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后,许多不适症状可在短期内消失。不过,结核菌是相当顽固的一种细菌,尽管在用药2个月左右,大部分敏感菌可被杀灭,但少量非敏感菌可能依然存活。因此,结核病患者应坚持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一般为6~9个月,以达到治愈和减少复发的目的。结核病专科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症、痰结核菌检查、放射学检查等结果决定是否停药,结核病患者切莫自行停药。
误区五:患了结核病要“忌口”。
很多人,甚至是一些医务人员都认为,结核病患者要“忌口”,不能吃海鲜、公鸡、鲤鱼等。其实,除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太辣、太咸的菜),避免引起咳嗽加重外,结核病患者并不需要“忌口”,鸡、鸭、鱼、肉、蛋、海货、蔬菜、水果等均可食用。此外,结核病患者还应戒烟戒酒。
误区六:结核病患者康复后,就不会再得结核病。
不少人认为,结核病患者康复后,就有了终身免疫,从此不会再得结核病了。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结核病患者经正规治疗后病情稳定,可停药。不过,其体内的结核菌并没有被完全消灭,仍可能有极少量所谓的休眠菌或持存菌潜伏下来。一旦机体免疫力明显或长期下降,这些细菌就会“复苏”,慢慢生长繁殖,当菌量增多到一定数量后,结核病就会复发。因此,结核病人康复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锻炼身体,避免受凉,才是防止结核病复发的关键。一旦发现自己工作精力不足、易疲乏、消瘦、胃口不振等体虚表现,加上感到下午全身灼热感、面颊潮红、夜间出虚汗以及慢性咳嗽(连续咳嗽二周以上)、胸部不适或有疼痛时,必须及早就诊,早期发现是否结核病复发,以便及时治疗。
(作者为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副主任,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