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石建勋:尽快调整高碳经济模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09-11-30  浏览:
  ●调整分配结构刺激国内需求
  ●改革政绩考核消除体制障碍
  ●通过制度创新改善产业结构
  ●低碳技术研发纳入科技规划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汽车、石化、重型装备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得到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倾斜式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开始呈现出越来越重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0年我国重工业比重为50.6%,1995年上升到52.7%,2008年,我国重工业、轻工业比重分别为71.1%和28.9%。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实施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的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一些地方的重复建设,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经济结构重型化加剧和产能过剩的忧虑。
  客观地看,中国经济结构偏重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是以重化工工业发展为首要目标的增长模式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这方面有所调整和改变,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惯性作用,经济结构偏重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另外,GDP政绩考核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各级政府对重工业的喜好。更重要的原因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居民消费不足,造成了我国低消费、高储蓄、高积累,依赖大规模工业投资促增长,经济结构重型化不断得到强化。
  经济结构偏重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重化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大,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就业的增长,即俗称的“高增长低就业”。其次,由于不能大量地吸收劳动力,我国农业人口转移成为工业人口有限,导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第三,偏重的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增长慢,消费需求增长不足。第四,资源和能源消耗大,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
  进入21世纪,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偏重的经济结构,既是压力也是挑战。我们需要变压力为动力,应该清楚认识到偏重的、高污染、高能耗经济的不可持续性,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首先,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刺激国内需求。从理论上讲,收入分配决定消费,而消费决定生产,因此,调整经济结构首先要从调整分配结构入手,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高收入群体所得税率、控制垄断性行业收入增长过快等措施,努力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控制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尽快培养一个数量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其次,以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体制为目标,改革政府政绩考核,提倡绿色GDP,消除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第三、通过产业制度创新,改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链条与产业结构。其核心在于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低碳化”。
  第四,加大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将低碳经济写入“十二五”规划以及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2009年11月30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