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王晓渔:海派清口中的“文化不正确”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09-05-11  浏览:
  第一次知道“海派清口”之周立波非小说《山乡巨变》作者之周立波,是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风言锋语”栏目,在一期关于“上海方言”的节目中,周立波是嘉宾。我对他的言论颇有好感,作为一个以上海方言为生的职业演员,他对方言的变化和普通话都很有包容性。他表示,海派清口差不多有60%的部分是普通话,并不妨碍它是海派清口,正如莎士比亚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依然是莎士比亚。
  因为这重好感,我接着看了他的《笑侃三十年》,看后却觉得有些遗憾。对于一档娱乐性节目,本不应以思想深度来要求,但是一档逐渐被视为地域文化代表作的节目,不应在文化理念上违背一些基本常识。否则,不了解该地域文化的观众,会把该节目的特色视为地域文化的特色,也会把该节目的缺点视为地域文化的缺点。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周立波把“残奥会”当作搞笑的噱头。在种族、性别乃至身体层面,任何公开言论都必须慎重。
  前车之鉴是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久前,他在录制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一档脱口秀节目时,自嘲保龄球艺很差,“有点像特奥会的水平”,此话引起现场观众大笑。因担心这一玩笑可能会被视作对智障人士的冒犯,白宫发言人在节目于3月19日晚正式播出前两个小时发出紧急声明,表示“总统只是即兴取笑自己的保龄球技,绝对无意轻视特奥会”。次日,白宫新闻秘书再次为这番言论作出解释,奥巴马本人也亲自给美国特奥会主席打电话道歉,并且表示想邀请特奥会选手到白宫去打保龄球。但美国特奥会主席的姐姐、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施瓦辛格的夫人、奥巴马的铁杆支持者玛丽亚·施赖弗依然明确表示对总统的言论不满,认为这“伤害了全世界数百万的人”。
  虽然周立波无意于嘲笑残奥会本身,但是以此作为噱头,即使有搞笑的效果,依然不太恰当。有时细节决定一切。
  “残奥会”在节目中是一语带过,整部《笑侃三十年》中,在文化上最值得反思的是排他性的地域理念。周立波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讨论地域问题,比如针对东北人嘲笑上海人“动口不动手”,他表示上海出流氓,比如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东北只出土匪,上海流氓看谁不爽就说“乃伊阻忒”(意为把他干掉),具体执行的都是东北人。
  这种描述让观众掌声雷动,却没有任何道理可言,难道流氓就比土匪高出一个档次?黄金荣和张作霖怎么进行高下之分?“动口不动手”是对暴力的反思和节制,与鼓吹血性的暴力原则截然不同。可是,在周立波那里,对暴力的反思和节制销声匿迹,暴力比拼成为最终法则,这恰恰是舍长取短,否定了“动口不动手”的底线,遵从了对方“拳脚至上”的规则,也等于放弃了上海规则,承认了对方的规则——与其说这是盛赞上海文化,不如说是否定上海文化。
  整个节目中,值得反思的“文化不正确”之处远远不止以上几处。周立波不仅在地域问题上缺乏思考,在国际问题上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只能称某个西方国家领导人的脑子被枪打过,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都说明“海派清口”还处在初创的初级阶段,与它所获得的高度评价还有着不小的距离。但是,这不意味着“海派清口”没有存在的价值。《笑侃三十年》中关于“打桩模子”的一段,可以称作经典。虽然我对于他的一些时事评论观点未必赞同,但把时事引入方言娱乐节目的做法依然值得肯定。
  南方方言节目很难具有全国影响,原因经常被归结为北方方言更容易为国民理解,南方方言难以被其他地域的观众听懂。粤语歌曲和电影的流行打破了这种说法,说明方言节目如果打算突破地域的限制,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以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方言节目,不仅要符合文化的地域标准,也要符合文化的普遍标准。一档具有地域特色的节目,对自己的地域文化具有特别认同,这在情理之中,但不应是排他性的表述,不应建立在对其他地域的否定之上。
  上海文化的核心精神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失去了这个,即使是方言节目,也不再具有地域特色。走向封闭的文化理念,还是走向开放的文化理念,这是决定海派清口文化价值(未必决定票房高低)的关键。
  (作者王晓渔系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副教授)
  2009年05月11日  东方早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