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西方式现代化不是颠扑不破的金科玉律,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这四重超越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2-09-15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尽管现代化发轫于西方,但“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西方式现代化更不是颠扑不破的金科玉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式现代化的弊端,实现了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为人类追求更美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新道路、新奇迹、新形态,为世界现代化版图增添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答卷。
第一,人民至上对资本至上的超越。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它听命于资本、受控于资本、服务于资本,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本质上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统治的地位。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首先,有效体现了人民意志。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确立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最直接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其次,有效保障了人民权益。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最后,有效激发了人民活力。人民群众是世界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正是因为亿万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才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第二,共同富裕对两极分化的超越。西方式现代化是以两极分化为表征的现代化,当前一些西方国家贫富分化严重,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能只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首先,从覆盖范围上看,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国十四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其次,从实现内容上看,是物质和精神都富裕。共同富裕不仅要求物质层面上的富裕,更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二者相辅相成,互利互促。再次,从保障方式上看,具备了一系列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则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保驾护航”。最后,从实现方式上看,兼顾了效率和公平。不仅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二者不可偏废。
第三,协调发展对物质优先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是以物质主义为核心的“单向度”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协调发展、整体发展。首先,从总体布局看,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体现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的认识与实践的深化。其次,从具体内容上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坚实基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思想导向,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根本目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重要条件。最后,从发展理念来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四,和平发展对掠夺扩张的超越。西方式现代化是以对外扩张掠夺为手段的现代化。中国人民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走扩张主义和殖民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促进全球共同繁荣。首先,为探索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路径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其次,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给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增强了确定性。最后,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证伪了西方式现代化的唯一性,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丰富和完善了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基地研究员、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25833&sid=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