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重要议题。2020年9月,中国提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面临存量高、时间紧等压力。例如,我国碳达峰峰值将超过百亿吨二氧化碳,且仅有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从达峰到中和的过程。“双碳”目标催生专业人才需求,我国亟须大量复合型交叉创新的“双碳”专业人才。
然而,现有“双碳”专业人才储备明显不能满足未来的“双碳”建设需求。目前我国已完成“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但“双碳”目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地方实践探索还十分欠缺,现有“双碳”专业人才也难以支持“双碳”目标引发的发展建设新需求,从而影响了“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和有效的社会监督。特别是,国家碳排放的总体目标尚未在不同区域和行业形成明确的分解性目标,未能充分激发“双碳”专业人才的外部需求,无形中削弱了“双碳”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
总的来看,结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现实需求,深入分析提升提高我国“双碳”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的现实路径,是当前亟待开展的必要工作,对支撑“双碳”目标的实质性落地具有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一、国际国内“双碳”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欧美发达经济体在“双碳”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开展了较多的先期探索,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科交叉为手段、以实践技能为导向的“双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例如: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英国大学的“综合教育”以及日本大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将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教育)作为通识课程,通过兼顾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培养跨领域复合型碳中和人才;英国爱丁堡大学根据低碳转型政策需求开展学科交叉,设置碳金融发展、碳交易等理论课程,以及减排项目开发、碳基准线测定等实践课程,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从低碳教育、低碳人才培养、低碳研究等方面支持了德国能源研究计划等。同时,国外发达经济体已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各类社会组织和培训机构广泛参与的绿色低碳职业培训体系和运行机制。
国内已经初步搭建了“双碳”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政策框架雏形,包括政府、高校、企业在内的多方均积极参与。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人才体系,鼓励高等学校增设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提出要“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养”。2021年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成立碳中和研究院。2021年4月,同济大学牵头“华东八校”共同发起组建了“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并发布《促进碳达峰碳中和高校行动倡议》,提倡加强校际开放合作,组建学科交叉团队,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培育一流双碳人才。2021年10月,东南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等一批世界知名高校联合成立了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世界大学联盟”,开展碳中和科技领域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研究。面向企业层面的碳中和培训也已如火如荼。例如,2021年起,社会企业责任(CSR)领域的知名公司商道纵横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合作举办碳中和专家能力培训班,致力于培养企业碳中和专业人才。
但必须指出的是,国内“双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亟须构建“因地制宜”的“双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目前虽然已经有了国际发达经济体培养“双碳”专业人才的经验,但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碳达峰,和我国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实现碳中和目标截然不同,相应的国际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全然照搬。尤其是,目前虽然我国已将碳排放管理员、碳汇计量评估师、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综合能源服务员等新职业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但“双碳”专业人才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规范,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业绩、重论文轻贡献、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对“双碳”从业人员的正向激励作用远远不足。
二、“双碳”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任务具有复杂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因此对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未来应结合国家“双碳”目标和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规划,加快研究因地制宜的“双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具体可从顶层设计、科学路径和集成共享等三个方面入手。
完善“双碳”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双碳”目标的实现触及多领域多行业主体的利益,利益的冲突与协调需要法治手段和行政管理的刚性约束,也需要财政政策的有效激励。要立足现有“双碳”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瓶颈,从立法、行政、财政等多个方面研究完善“双碳”专业人才培养的激励约束机制。尤其重要的是,气候变化立法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基础。立法可以固化本国或本区域采取应对气候变化减缓、适应、保障方面的措施,也为开展监督管理、宣传教育、国际合作、纠纷解决等活动提供法律依据,是推动“双碳”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
明确“双碳”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路径。“双碳”目标的实现涉及经济产业转型、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开发、城乡规划建设等诸多领域,因地制宜地明确不同区域对“双碳”专业人才的需求,科学合理设计人才培养路径是关键。“双碳”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科学过程,必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例如,人才成长需要一定的周期,人才能够发挥作用也需要特定的外部环境和真实场景。基于国内外“双碳”专业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案例,利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多维对标、模型分析等综合性方法,识别我国“双碳”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难点痛点,探索符合国情的“双碳”专业人才培养科学路径,是推动“双碳”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同步快速发展的核心。
推动“双碳”专业人才培养资源的集成共享。《巴黎协定》的通过使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共识,“双碳”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国情和全球科技前沿,逐步形成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共性的“双碳”专业人才培养资源综合平台。通过加强国内外科研院校与政府、企业、协会多方合作交流,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学科交叉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实现优质资源集成共享,从国际国内“双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材手册、师资队伍、硬件设施、数据整合、实践案例等多个方面推动“双碳”专业人才培养资源的集成和有效共享,是汇聚全球智慧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保障。
通过上述努力,我国有望尽早实现“双碳”专业人才的“量质协同提升”,有力支撑国家“双碳”目标导向下的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作者:郭茹、刘佳、黄翔峰(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链接:https://share.gmw.cn/www/xueshu/2022-07/07/content_35868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