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来华留学生既有海外成长经历,又有中国生活体验,还有国际人际关系和跨文化交流经验,既是中国故事的承载者,也是中国故事的传播者。下一步,有必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增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感召力、亲和力的认知。
一要讲清楚中国故事与学好中文的关系。
学语言就是学文化,学表达文化,学讲故事。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讲故事的媒介和结构,就是学习思考世界、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就是了解和理解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
学讲中国故事,先要从学习中文开始。要讲好中国故事,先得学好中文。学习中文是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基础。中文能力强,中国故事就会讲得好,讲得有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故事的世界传播。
二要讲清楚中国故事与留学生所在国故事之间的关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是靠故事传承延续下来的。故事具有民间性、文学性,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所喜爱。这是世界各国文化传承共有的一种方式,也是引导留学生主动去讲中国故事的文化基础。
好的故事洋溢着丰满的力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宣扬惩恶扬善的正义力量。留学生作为讲故事的人,就是要给人们讲述优美动人的故事,以情感人、以美动人、以善育人。
在培养过程中,可有针对性地鼓励留学生联系自己国家的故事对比阅读理解中国故事,通过引导留学生对本民族故事的回忆和讲述,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找到与中国故事的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方式重合点和利益交汇点,实现中国故事与留学生所在国民族故事的共鸣、和鸣。
三要讲清楚中国故事与世界故事的关系。
讲中国故事,不是只讲中国的故事,还要讲中国与世界的故事。世界文化的构成,实际上是差异性构成。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差异的,也越是世界的。
中国特色是世界万花园中一个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且不是孤立的存在。作为培养者或培养单位,要给留学生讲清楚其中的辩证关系,讲清中国故事与世界故事之间内在的一致性、同质性和逻辑性,以跨国别意识讲好国别故事。这样才能把中国故事讲得开、放得开、进得去,才能不知不觉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主观心理障碍和认知障碍。
(作者为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授)
链接: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journal/detail.html?date=2022-01-23&id=328553&pag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