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和“出手要快,出拳要重”等原则要求,近日来国家发改委门前人头攒动,各地政府部门、企业纷纷前来争投资跑项目。笔者坚决拥护国家扩大内需的十大举措,但同时也认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采取“大跃进”式的突击立项、突击审批、突击花钱投资建设有可能带来以下四方面的隐患。
产业项目重复建设难避免
借着这股突击花钱投资的东风,各地政府眼下都跃跃欲试,准备大上、快上本地区早就想上却因重复建设、环评、生态、产业政策等原因被国家发改委硬卡着不准上的大项目。没有项目的也要创造条件上项目,饥不择食地找项目,以便从4万亿中切得尽可能大的一块蛋糕,对本地的政绩、GDP、就业,都有说不完的好处。这样下去的结果必然是导致重复建设、破坏性建设、污染型建设比比皆是,这对于拉动GDP或许可以立竿见影,但中国经济就此可能无法摆脱对投资的依赖,而且,维系如此的增长模式,无异于饮鸩止渴,更严重的是造成新的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低,浪费惊人,如果各地规模巨大的投资纷纷铺开摊子上马,多半会因后续资金接不上而成为劳民伤财的“胡子工程”或“钓鱼工程”,这方面的惨痛教训我们有的是。
再次导致投资过热
现在各部委、各地方都动了起来,争先恐后报项目、上项目。不到两周时间,交通部宣布明年投1万亿元,建设部投3000亿元,铁道部8000亿元,民航总局2500亿元,国家能源局2000亿。地方宣称的投资来势更猛,北京1万亿元,上海1.1万亿元,广东2.3万亿元,江苏2.5万亿,辽宁省1.3万亿,浙江1万亿元,云南省3万亿元,河南省1.2万亿元,山东仅八个行业就投8000亿元,重庆3000亿元,粗略计算,上述累计的投资规模就超过了17万亿5000万元,这才是少数部委和少数省市目前所公布的投资计划。如果加上未报和未统计的各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十几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未来投资规模恐怕要达到30万亿元,这样下去的结果将再次导致投资失控、经济发“高烧”,不出两年不得不又采取降温的调控政策。
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的每一次过热基本上都是政府投资过热,这方面的教训深刻,我们不能再走过去那种“政府收税发债、政府投资、政府消费”的投资拉动内需和包办经济的老路子。
项目质量和效益难保证
一个项目的立项、评估、规划、勘测、设计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经过科学的程序和严格审查评估,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如果用“大跃进”方式在短短2个月内花出去上千亿元,“萝卜快了不洗泥”,谁能保证不出现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腐败工程、面子工程、关系工程和豆腐渣工程。
从1998年来国内通过大规模投资拉动内需的历史经验来看,其所造成的消极后果至今仍未彻底清除。特别是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仓促上马、大干快上,由此引发大大小小的质量安全事故,产生大量的豆腐渣工程,严重抵消了政府公共投资的正面效果。政府花钱搞基础建设,本来就容易导致监管角色缺位,而一旦发生钱权交易现象,被牺牲掉的往往是工程质量及公众生命安全。那些刚建好就倒塌的大桥、被船一撞就断裂的大桥和(通行的)人多就垮塌的大桥,以及那些刚开通不久路面就四分五裂、坑坑洼洼的公路,在某种程度上,总体性的病根就在于此。
活生生的案例就在眼前,有关专家尖锐指出,杭州地铁塌陷的重大伤亡事故,“存在边规划、边建设、边修改的‘三边’现象!”,明显的是赶进度。这一重大伤亡事故所暴露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能否给即将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展开的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热潮提一个醒呢?
大规模投资抑制老百姓消费
从过去的数据看,以政府为主体的大规模投资,将抑制居民消费的合理增长,直接导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失衡。过去25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逐步上升,而最终消费率不断下降,导致我国目前的最终需求结构严重失衡。
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03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5.4%,资本形成率为42.9%,其中固定资本形成率为42.8%,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中国最终消费率只有36%左右,3年时间下降了19.4个百分点。而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消费率约77%,固定资本形成率为23%。2007年我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固定资本形成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十几个百分点。
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消费率太低,固定资产投资率太高,积累与消费比例已经严重失衡,目前的消费率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比较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减税让利是刺激内需最快最直接的办法,与其急功近利地“大跃进”式投资,不如从拟投资的4万亿规模中拿出2万亿减税让利给企业、给老百姓,鼓励企业去投资,让城镇居民有钱消费,最终促进中国经济转变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方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民间投资效率和效益肯定高于政府投资,而老百姓有钱消费则是实实在在的消费需求,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2008年11月24日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