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郭茹 包存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1-04-19  浏览:

4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上,再次强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及“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显示了我国积极履行国际承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坚定决心。

碳排放涵盖了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社会经济部门和领域,而碳汇则涉及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等多个生态系统类型。碳排放的多少和碳汇能力的大小共同显示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禀赋,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碳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碳指标则是一把可统一度量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尺子。

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意味着将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指标的重要参考,不同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能够以碳作为衡量标准来表征和比较。同时,还可以从战略上更好地、整体性地进行区域间资源统筹和优化配置,根据各行各业的减排潜力和成本实现多部门协同合作以及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提升。

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时间、空间和能源结构上都存在极大的难度。时间尺度上,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已经实现碳达峰,但是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仍将处于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仅有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碳达峰和30年左右的时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空间尺度上,中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实现区域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过程中将同时考虑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等问题,相应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路径也必须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能源结构方面,2019年我国原煤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的占比为68.6%,而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7.7%。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形成了挑战。已经形成的依赖传统产业和能源工业的就业人口和惯性发展思维,都会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落地和推进。当然,也必须看到,我国的政治制度优势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使得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望成为促使经济社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碳达峰不等同于“冲高峰”,相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保护都将出现前所未有的调整和转变,降碳是实现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源头治理的“牛鼻子”。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抓手,也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体现,更是高水平保护的前提基础。

首先,从发展方式来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重要抓手,通过低碳产业转型、低碳技术创新、绿色金融创新等,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可带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环境等各部门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升级。另一方面,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并借助智能化将有望加快形成新型生产方式,以碳排放核查、碳中和认证为代表的绿色低碳型服务业将成为新兴产业,为不同主体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市场、更绿色的就业机会。

其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落实不仅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体现,而且关系到产业、教育、就业、社会公平等所有和民生福祉紧密相关的议题。既要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要倡导绿色采购、旧物回收、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和零碳出行等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并促使其成为公众普遍行为和社会新风尚。

最后,碳达峰碳中和是保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根本性整体性好转的必要前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气候韧性,加快建设生态适宜的人居环境,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碳中和的窗口期、关键期,这一阶段的举措和行动将极大地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落地,必须及早明确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来科学系统推进相关工作。

应在摸清碳排放碳吸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的战略定位,科学判断发展趋势,通过系统分析和区域协同,从整体上明确各地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将低碳发展原则、标准和限制及时纳入到地方政府各级各类规划和发展目标中,明确各领域和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清单,将提出和落实碳达峰目标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事项,同时加强评估和考核。

从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环境、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入手,加快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工业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因地制宜提升强化生态碳汇能力,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同时积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切实有效的行动。

作者单位:郭茹,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包存宽,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链接:https://res.cenews.com.cn/h5/news.html?id=167498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