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沈祖炎: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变化明显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8-01-15  浏览:

沈祖炎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学士学位,1966年同济大学结构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于1980年~1982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后回国在同济大学教书。经历了学生与老师身份的变化,也观察了国内国外师生关系的不同,觉得目前的师生关系有了一些变化,其中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变化明显。

  研究生时代:融洽的师生关系
  我1962年开始读研究生,那时是四年制,没有学位制度,类似于现在的博士研究生,有两个导师指导我,一位是王达时老师,一位是李国豪老师。王先生主要负责制订培养计划,例如研究生应该学些什么课程。李先生有一个研究室,我当时在那里作研究写论文,李先生对于研究方向规划得很细,当时有很多研究生和一些青年教师一起作研究。  李先生的研究室有几个研究方向,我们可以找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去做,李先生自己也作研究。我们每周有一个上午大家轮流介绍自己的研究计划、研究进展,等于是向老师与其他同学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大家一起讨论,提出一些想法。李先生做的题目我们也可以提意见。我们通过这种讨论的方式慢慢就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下来了。我当时二十几岁,与老师、同学都相处融洽。
  总的来说,我读研究生时,两位老师在研究方向上把关很牢,根据每个人的研究兴趣,讨论我们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把握方向,指明前景,激发研究兴趣。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我们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不是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而是要求我们拿出自己的想法。那个阶段为我们培养科研兴趣、学会方法、培养能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感觉,导师的确是在非常用心指导我们的科研方法,培养我们独立创造的能力,在学科前沿共同讨论研究和引导。当时我们与导师的接触是非常频繁、非常密切的,感情也非常融洽,没有看到老师就很感觉怕或者很疏远的感觉,我们对老师非常尊重,是感情上自发的尊重。

  美国的导师与研究生有雇佣关系
  我1980年到美国做访问学者,1982年回国,发现在美国有一种说法,“研究生是导师的廉价劳动力”,后来我观察了一下,的确有这种情况,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是雇佣关系,导师出了钱,学费、生活费都给研究生,研究生就给老师做事。
  美国导师缺少一种关怀、培养的观念,更没有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观念,他们也不提这个东西,就是导师有钱了,请研究生来做,这种市场经济中商业交换的概念比较多。
  有些导师觉得学生干活很好,总想多留学生一段时间在身边,做廉价劳动力,而不让学生毕业。有些研究生对导师恨极了,美国有的师生关系非常紧张。

  自己对研究生重培养
  回国后我做了研究生导师,就思考该采用哪种方式带研究生,我觉得还是按照我们原来的那种国内的方式比较好。
  我认为,研究生培养是为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所以我们带研究生不是让研究生帮我完成科研任务,而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这是一种责任,也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因此应该把培养的事情、关怀人的事情摆在主要位置。
  我带研究生主要着眼于培养,根据他的情况,制定培养计划。我坚决反对把研究生当成劳动力。现在也有一些导师接了很多项目,让研究生帮他完成,这些项目与研究生培养关系不大,导师培养的意识非常差,所以研究生也觉得是帮导师打工了。
  此外我是在考虑怎样把研究生的能力全面提高。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我要求他们念的学分特别多,别的老师要求三十几个学分,我要求他念五十几个学分。学生正是年轻的时候应该好好学,所以研究生的学习应该比较饱满,我认为他需要学的我都要让他学,也不要求他非要做我的课题。
  做论文的时候,我还是坚持李先生和王先生培养我们的观念,根据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研究的能力。我很少去告诉他们下一步去做什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摸索,他们摸索不出来我指点一下。因为我没有让他们做项目,时间上他们自己可以有一个调节。
  到目前为止,我带了100多位研究生,毕业后和我的关系都非常好。他们觉得做我的研究生的确很苦,因为我的要求很高,学习课程也排得比较紧,到工作单位之后他们觉得这种苦是值得的,读研期间学的课程是有用的,学到了一些方法、能力,做工作都比较得心应手。
  我认为,一有雇佣关系,研究生独立自主创新的能力就被压制住了。做导师的就有责任爱护自己的学生,而不是通过研究生来做项目。我也有一些项目,会找年轻老师帮我做。除非项目与学生的研究方向是紧密结合的,可能会让他实践,如果不相关,我就不会让他做,这些在他们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是可以接触到的,何必在研究生期间就做呢?
  所以,老师以身作则很重要。老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做得好,学生会把老师当做一个榜样,做得不好,他们可能觉得老师也不过如此,就对自己放松了。(孙琛辉/采访整理)
        2008年01月15日 科学时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