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外交是主权国家以文化传播和文化交往为基本手段进行的外交活动,是保持和传播本民族优秀文化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文化外交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但其又具有民间性、间接性等“柔性”外交特征。中国文化外交刚刚自觉,任重道远,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则可以有效推动中国文化外交、有助于消解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建构中国崭新形象。随着中文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快速传播,中文与中华文化对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与外交的结合也越来越深,文化外交与文化传播成为相辅并行的中国形象走出去的双轨,彼此互为支撑,互为依靠,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为开拓和营造良性的新时代中国外交格局和文化传播格局,合力发挥着积极主动的破冰暖心功能。
文化走出去要更加有意识地促进外交工作,而外交要主动为文化传播营造畅通的交流渠道。从文化传播角度看,要自觉服务于国家外交需要,在布点文化传播基地,如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确立中资企业海外投资方向等问题时要与中国的外交战略和规划保持一致,主动对接国家外交需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将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与纵横捭阖的外交工作结合起来;从外交工作看,要借力中文与中华文化的所在地传播,发挥文化的润泽补精提神作用,使中国外交的影响力借助文化传播落地,影响到所在国民间社会的犄角旮旯,边边角角。没有文化的影响力,单靠外交的影响力,是不可能实现这种影响效果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大量的汉语和中华文化传播人才,也需要大量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外交人才,文化传播要响应国家外交战略,外交工作要主动为文化传播提供支撑。目前,中国与沿线国家已经搭建了多层次的外交框架,政府与政府、官方与民间、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外等都开展了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外交与文化相结合的活动。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国访问时常常通过公开演讲、发表文章等方式将中国文化的互联互通功能与内政外交工作结合;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也在世界很多国家组织了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如艺术节、文化论坛、音乐会等,将文化与外交和谐统一;中国民间组织如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协会、察哈尔学会、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各高校、智库、社科院等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发挥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与世界国家密切对接,总体效果良好。
目前,中国以文化为基础的外交工作也遇到很多问题,文化传播和外交工作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即使是“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华文化传播和文化外交的认知在总体一致的前提下也各各不同,差异很大,且负面认知一直占有一定的市场,外交冲突仍或显或隐,给中国的外交工作造成了很多困惑和困境。“一带一路”国家覆盖东南亚、南亚、东北亚、中亚,文化差异大,经济水平参差不齐,政治制度差别大,与中国交往历史深浅程度不一,民族构成情况复杂,要实现中国外交的“一带一路”化,短期内很难取得明显的成果,尤其是语言文化的融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外交既要全面突破,又要重点突破,对人力财力精力而言都是挑战,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集中影响。
美国大选后的世界文化格局将发生一系列新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都会越来越大,中国文化外交的民心互通功能都会越来越强。在未来,以中外文化共生共荣为目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外交工作都应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不同国家坦诚合作,共同设计“一国一策”的行动规划和目标,在行动中形成共识,消除负面认知,增进认同,加深友谊,在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筑牢中国与世界不同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作者系: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孙宜学)
链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392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