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诸大建:找准推进绿色发展的“脉门”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20-11-03  浏览:

访谈嘉宾 诸大建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这是怎样一种安全边界?
    诸大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是对“生态保护红线”的进一步强化与延伸。未来30年,实现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内的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一道越来越严格的“硬杠杠”。
    广义地说,“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包括三方面:第一是生态保护红线,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第二是环境质量底线,这是以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维护人类生存基本环境质量需求的底线和保障线,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第三是资源利用上线,既满足当代人的生存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对于资源的需求。
    “十四五”规划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确定国土空间格局的三个功能分区。分别是主要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保证生态安全的生态功能区;主要提供农业产品和服务、保证粮食安全的农业功能区;主要提供工业产品和居住服务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东部沿海生态优化发展城市,要率先实现城市发展与建设土地消耗的脱钩,努力实现建设用地或规划建设用地的零增长和负增长。
    2035年左右,将是关键转折区间
    记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与“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同时写入“2035年远景目标”,有何重要意义?
    诸大建:两个目标的设定,破除了一个认知误区,即不能把绿色与发展、低碳与发展片面对立起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意味着能源消耗的同步增长以及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从2005年以来,中国就开始致力于能源革命和低碳转型。全会有关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的目标,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或环境与发展“倒U形曲线”分析,就是2035年左右一段时间,将是中国生态环境的关键转折区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的目标,就是强调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实现“倒U形曲线”的根本性转折。
    要实现这个目标,资源环境生态影响总量控制对象,需要从主要污染物,向难度较大的领域推进,包括能源消耗、二氧化碳、建设用地野蛮扩张、垃圾增长等。“十四五”规划,需要在能源革命与低碳转型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方面,要努力控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另一方面,要加大能源替代力度。
    记者:这个目标不是环保部门一家能实现的。
    诸大建:是的,生态文明建设从浅层次看是发展问题,深层次看则是治理问题。公报提出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强调生态文明也要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找准了推进绿色发展的“脉门”。
    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与全社会共同治理。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各自为政、九龙治水、多头治理等问题。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只管护田,就很容易顾此失彼,生态就难免会遭到破坏。这就需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其次,需要在工业、建筑、交通、能源等广泛的生产和消费领域进行绿色转型,把生态文明建设议题融入到其他“四大建设”议事日程之中。
    上海要有引领性行动
    记者:近些年,上海在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之城。“十四五”期间,上海应该如何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诸大建:上海的绿色发展理念已经突破此前防守型的绿色,不再是低水平的绿色,而是与国际先进对标的绿色。接下来,上海除了经济和社会指标之外,绿色生态方面的指标也要有大幅度改善。具体表现为“一上一下”:“上”是生态建设指标上去,例如,河面率要达到10.5%,森林率要达到23%,生态空间要占到60%等;“下”是物质消耗指标下来,例如,二氧化碳排放2025年达到峰值,PM2.5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之内等。
    展望“十四五”,上海要有两方面的引领行动。在生态环境方面,围绕生态绿色空间达到陆域面积60%的远景目标,推进湿地体系(加强江河海湖四个边界的湿地生态系统,加强内部的一江一河建设,努力提高陆域河面率)、森林体系(要有稳定的耕地和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公园绿道体系(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建设两环九射系统)。这三个体系建设,是上海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具体实践。
     当然,上海不能只有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还要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把绿色理念渗透到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建设中,强调产业、交通、建筑等方面的源头绿色。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上海要努力实现“四个脱钩”:城市发展与建设用地扩张脱钩;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脱钩;生产和消费与垃圾增长脱钩;交通出行与小汽车依赖脱钩。
    记者: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如何进一步在“生态绿色”上做文章?
    诸大建: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启动建设迎来一周年。示范区的界定词是生态绿色,需要在绿色发展上起到引领作用,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接下来,一体化示范区可从三个层面下功夫,一是实现绿色规划、绿色标准、绿色治理一体化;二是成为有风景的地方,有新经济的典范;三是沪苏浙在绿色发展上既要一体化,也要各有特色。

链接: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2020-11-03/getArticle.htm?id=302869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