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我们遭遇了罕见的强降水带来的洪涝灾害,在全球范围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给世界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同样是在2020年,美国加强了对我国的经济封锁,世界经贸形势也面临严峻挑战。在此种形势下,我国提出要立足于国内大循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提出国内大循环,多线作战似乎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压力。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经济内循环与全面脱贫工作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经济内循环将在未来的防贫、防返贫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全面脱贫也是经济内循环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
经济内循环:脱贫防贫的助力与保障
经济国内大循环是对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和精准预判的结果。经济内循环从供给端上来说就是完善国家价值链,将我国国内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从消费端来说,就是要利用好国内的广阔市场,让国货走入千家万户。
这一战略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在全球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通过完善国家价值链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攀升、完成产业升级目标、占据更多的经济附加值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我国较高的外贸依赖性拉低了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对外贸易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就,但是,对国际订单的过度依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最后,劳动力成本升高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已不具备成本优势。有鉴于此,完善国家价值链、构建国内大循环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经济的国内大循环是全面脱贫的重要助力。为贫困人口找到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来源是脱贫工作的关键之一,而构建经济的国内大循环就是实现产业扶贫的重要路径和助力。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中,一批发展困难的企业将得以存活,并逐步实现转型,而一批新企业也将逐步出现。随之而来的一批就业岗位也将安置更多贫困人口;除此之外,国内大循环也对工业生产的原材料端有更多需求,处于价值链最上游的农民等将直接受益。因此,我国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提出的经济内循环,必定激发国内市场活力、延长产业链条,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保障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经济的国内大循环是防止返贫的后期保障。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决胜之年,过去五年里,我国的减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完成全面脱贫的目标之后,这一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如何防贫、防返贫上。在建立防贫、防返贫支撑结构的工作中,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促进稳定就业是重中之重。构建经济的国内大循环将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只有继续做大中国经济这块蛋糕,才能稳定就业,保障稳定的脱贫攻坚成果。面对未来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只有继续加强自身实力,减少对外依赖,才能不再受制于人,才能让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得到保障。
全面脱贫:经济内循环的重要前提
从2015年11月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到2020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脱贫攻坚迎来决胜之年。五年时间里,我国的减贫工作成效显著。数千万农村贫困人口已经摆脱贫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已经近在眼前。在这样特殊的时刻提出经济内循环,饱含深意。
全面脱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也是内循环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称不上制造业强国,长期以来的代工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由此产生的落后产能在技术上不具备优势、在成本上也不再有国际竞争力,将成为我国经济继续发展的阻碍。对这部分落后产能的改造升级势在必行。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贸推动的,落后产能也多由此形成,且经过长期积累,规模十分庞大。这造成的直接矛盾是,我们需要升级这部分落后产能,但由于其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市场内的竞争者们并没有给我们留下逐步升级的时间;而由于其庞大的规模,在短期内直接抛弃也不利于社会稳定。所以需要内部逐渐消化这部分产能。这又因此存在另一个矛盾,即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落后产能对中等收入以上群体不具有吸引力,而众多贫困线以下人口却无力消费。因此,唯一一条可走的路就是——提高贫困人口的购买能力。
正如2015年《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所指出的,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可见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之时起,全面脱贫就被赋予了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使命。通过全面脱贫,我国部分落后产能将得以消化,这也给了这些企业喘息之机,让它们能够从容不迫地实现转型升级;通过全面脱贫,我国经济循环的消费端将被进一步激活,这给了我国完善国家价值链、最终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施展空间。综合以上,全面脱贫的完成扩展了国内市场,尤其是下沉市场,这是经济内循环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
把握好辩证关系,处理好潜在问题
强调内循环不等于闭关锁国。构建国内大循环是我国面对经济新常态做出的重要部署。虽然经济内循环成为近期的高频词,但这不代表我国降低了对外贸的重视,更不代表逆全球化倾向。在构建国内大循环的过程中,须牢牢把握好内、外循环的辩证关系。兼顾内、外双循环,提高经济韧性,也继续推进全球化,继续积极参与全球化。
消化落后产能不是敝帚自珍。完善国家价值链、构建国内大循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消化落后产能,其最终目的是逐步实现产业升级,以更完整的国家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换言之,通过国内市场消化落后产能而非受国际环境影响在短期内淘汰落后产能,能够帮助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过渡,以更平缓的节奏淘汰落后产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这不仅避免了环境转变带来的经济“地震”,也将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上占据更有利地位提供助力。
综上所述,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提出要构建经济的国内大循环绝非无奈之举,而是立足于我国对经济新常态的精准把握、对世界局势精确洞察的布局。以完善国家价值链、构建经济内循环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做大中国经济这块蛋糕,进而为全面脱贫以及防贫、防返贫打下坚实基础;而全面脱贫又为国内市场的扩大、我国消费能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经济的国内大循环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正向反馈的。
(周华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晓东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链接:https://www.yicai.com/news/10076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