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王国伟:城市微空间改造和更新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19-08-26  浏览:

以地标建设为代表的城市景观化,是过去中国大陆30年城市化的主旋律。适度迎合大众的美学趣味,回应社会普遍对城市风貌提升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期待,再加上各级政府的着力推动,多种力量的集合,以建筑景观化为主题的城市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显然,城市的主体景观表达力获得了大幅度提升,市民的居住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改善。但城市的个性却急剧消失,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
  当大拆大建的热潮过后,看着眼前林林总总的所谓地标景观性建筑,我们才大梦初醒,它们只是满足了我们的视觉观赏和虚荣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本质关联。而被大规模改变甚至被消灭的城市微空间,才是我们长期生活与工作的地方。在社会一波又一波的争论声浪中,我们不得不调整关注的视野,聚焦城市微空间的死与生。
  简·雅各布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其核心就是哀悼文化多元性的灭失。虽然,我们今天再读这部名著,并不认同作者的全部观点。但作者在数十年前,呼吁在纽约大规模改建进程中,应重视和保护城市多元的居住和生活方式的声音,今天听着依然警醒。因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才构成城市的基本价值,也是城市吸引人来人往的魅力所在。而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潜伏在丰富多元的居住和生活方式之中。作为数百年的城市建构过程中,最具形式感和实用性的城市建筑,就成为城市微空间的基本载体。它不但负载着深厚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而且也是人类继往开来的生命出发和情感凝聚的基础。
  可是,主导城市化的基本游戏规则,就是用土地置换方式,改变物理空间的性质,获得土地增值,进而产生商业回报。城市化基本就是城市经济主义一手擎天的历史。对土地商业回报的追求,是资本的根本目的。从平面铺陈式建筑形态,到摩天大楼风靡全世界,土地节约化使用,成为柯布西耶们推行摩天大楼建设的正当理由,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城市化胜利的显著标志。
  诚然,技术维度和经济维度一直是一种显现的力量,主导着城市化的进程。而深藏在城市物理空间下的人文维度,虽然时不时地跳出来,与上述力量进行博弈,但在强大的资本面前,这种声音极其微弱,甚至不免被人视作矫情,影响力也很微薄。以身体和心灵构成的人文维度,在城市化进程中,被严重忽略,甚至缺失。可是,对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活生生的人而言,除了一时的景观式观看满足之外,更需要的是那些与身体保持亲密接触、日夜相随、深居其中的城市微空间。这些安置身体的微空间,应该是有人情味和烟火气,体温和室温适度混合,进一步生产出情绪和能量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微空间才是与人长期厮磨的地方。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精细化更新将成为常态。从过去的建筑单体(盆景式)保护,到现在强调的片区(生态式)保护,体现了历史的进步。而这个认知的提升,关键是把人的要素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向人的本质需求回归,是新时期城市改造更新的思维起点。保护历史和文化生态,更多的会体现在城市微空间的改造更新之中。解决人的居住和工作场所是基础,但人既是生物的,也是精神的。刚性需求和柔性需求会适时转换。当满足了吃住基本功能后,人的柔性需求会上升,甚至转换为刚性需求。比如场所的艺术内容植入、空间尺度的舒适度、人与人交流的空间匹配度等等。这些内容都跟物理空间建构紧密有关,一些即时的空间和内容建构,随着时间的延伸,会与人产生很强的粘合力,甚至成为人们心中对一个地方和场所识别的标志。因此,这也就成了人的生命延续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强调对历史微空间的保护开发需要谨慎,也就是需要慎对我们的生命记忆,也是慎对城市的未来。虽然,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和有情怀的资本,如梦想改造家等,以民间力量的行动性和执行力,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效的实践示范样本。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出于民间热情的保护行为,依然是脆弱的。只有政府、资本和社会各方面形成共同的认知和行动自觉,尤其是需要立法和执法的共同到位,这才可能成为长期和可持续的社会整体行为。
  城市微空间的保护更新,将是未来城市化的重要内容,需要建立思维高度和更新保护开发的基础概念,那就是着力保护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触点。因为保有精神内涵的物质细节会让我们重温过去的岁月。我们并不拒绝城市化,也欢迎新旧更替的城市变迁,但在城市微空间改造更新中,应该多一点历史的温情和人性的温暖,否则,乡愁就是一条回不去的路。(《城市微空间的死与生》自序,节选)

(原文链接:http://xmwb.xinmin.cn/html/2019-08/26/content_18_1.htm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