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9日电(记者 向杰) “科技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创新必须要有适宜的文化环境。”作为我国古海洋学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委员谈及创新时,把落脚点放在文化上。
“我国科技事业整体发展迅速,但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原因何在?”
他说,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许多科研单位的硬件条件已经不比国外相应条件差,有些硬件的先进程度甚至让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都称羡,但总体上却缺乏与之相匹配的世界级创新成果。“可见症结并不在硬件,而在软件。要从文化环境上找病根。”
“回顾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突破,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如痴如醉地潜心探索,有些人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出生命。许多重大的发现,研究者本人一没发财、二没当官,生前潦倒一世,身后才被追认……”
“我们现在过分倚重物质刺激,对于好奇心的驱动力重视不够。”汪品先认为,科学研究要求科学家全身心地投入和发自内心的热爱,不少原始性创新都源于科学家追求知识的好奇心。“为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待遇,对科技成就予以重奖,是我国这些年来促进科技发展的成功措施。但如果缺乏文化层面的相应措施来配套,就容易走向问题的反面。”
“要在2020年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关键在于今天的中小学学生,那时他们才是活跃在创新一线的主力。而培养学生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汪品先建议,“引导要从孩提时代开始,要广泛、切实而不是象征性地开发少年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学生应该形成自己的爱好,不能仰仗父母根据考分选择自己报考大学的志愿。”同时,科技界的“国家队”,要承担起对中小学教师科普的任务。他建议,凡是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都要设有面向社会的科普与教育计划,项目结束时与项目本身一同验收、考核。
“今天的中国太需要能进入科学领域写作的文学家,和能把科学扩展到文化领域的科学家,两者的结合,非常有助于创新文化的早日形成。”汪品先最后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