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常青——打造上海的“杨浦森林”

来源:   时间:2005-07-13  浏览:

    虽然上海有大大小小的散落状绿地,最大的甚至超过1平方公里,可惜上海却没有像温哥华斯坦利森林那样的滨水绵延绿地。这条4平方公里的带状森林,为温哥华赢得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冠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上海在本世纪初城市建设重点东移的战略转折阶段,突然获得了浦江两岸一体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在这一机遇面前,如能像当年温哥华城市建设的决策者那样,高屋建瓴的在浦江江岸线最长的杨浦滨江地带,创建独具上海特色的生态江岸线——“杨浦森林”,将足以同斯坦利森林相媲美,甚至有超过前者的可能。
    
        打造上海的“杨浦森林”
          
    上海在黄浦江两岸一体化开发的宏观战略运作之下,一方面以黄浦江为主轴线延伸发展,另一方面把城市遗产保护与再生运动推向了高潮。同济大学的“东外滩”概念设计遂应运而生。其核心构想是:自共青森林公园至秦皇岛路沿线,创建绵延10余公里绿带——“杨浦森林”。其间穿插滨江工业文明遗产系列的都市生态江岸线。这条生态江岸线背负着待机而发的杨浦知识创新区,所带动的建筑升值开发量可达200万平方米以上,研发企业达上百个。 
    从共青森林公园北端开始,沿江而下,在杨树浦路临江一侧(包括复兴岛在内)及秦皇岛路以东之间,开辟长达12公里的绿化带“杨浦森林”,平均宽约300米,区域总面积可达8.25平方公里;总绿化面积约6.5平方公里,平均绿化率达到79%。
    在“杨浦森林”的江岸内侧,利用保留的码头、厂房,建立工业文明博览带及观览配套服务设施;在复兴岛江岸上矗立起和平之神雕像(可考虑易地复原外滩和平女神像),作为进入上海水上门户的标志物,屹立东外滩,守望吴淞口,表达中国和平发展的崇高境界;“杨浦森林”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滨江地区土地价值,促进房地产业和社区建设事业(基地范围内约有200万平方米的改造开发量),带动上海东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依主体水系拓展是世界各大城市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经验,上海已逐步完成了从苏州河向黄浦江发展的过程,并最终将向长江口和东海界面拓展。而作为连接长江口的杨浦区“东外滩”,必将在上海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世纪初,外滩的建设成为上海的标志;20世纪末,小陆家嘴的崛起成为上海的亮点。21世纪初,北外滩的建成,将和外滩、小陆家嘴呈三足鼎立,最终完成 “两岸三角”的都市中心格局,并以此为核心分别向南北两侧延伸辐射,与南侧的世博会园区和北侧的“东外滩”杨浦森林共同形成上海沿江发展的主干线。
    设计要点:设置四条景观带
    滨江亲水游览带:由亲水平台、步道、栈桥、游船码头组成连续的滨水游览线。
    “杨浦森林”及工业文明博览带:在杨树浦路以东,由平均宽约300米的森林组成江岸线生态景观线(即“杨浦森林”,以乔木为主,间以灌木和草坪,与建筑物交相掩映),及其间由保留和改造的厂房、仓储和其他地标性构筑物组成的博览建筑群及其外部环境。
    都市综合带:杨树浦路以西,由平均宽约300米,包括科技研发、公寓式办公、假日旅店及白领公寓等组成的都市界面建筑群。
    知识社区生活带:由大学城中央社区东面(平凉路一带)中、高档住宅区组成。

        建筑时报    2005-7-11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