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文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曾写过一篇文章 《我们为何在今天的中国谈“收缩的城市”》。开篇这样写道,“中国人已经被这三四十年的城市发育期的活力宠坏了”。
我的年龄和吴校长差不多,大学一毕业,就面临国家的快速发展、欣欣向荣的城市化发展,哇,发现中国城市处处充满了活力。作为一个人造物,城市被更多当作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媒介或动力。从改革开放到现在,30多年了,我们都习惯这样的发展了。但从去年开始,一些现象,让我意识到我们国家的发展,特别是在我们城市建筑界,真的面临了一种新常态。
差不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少大型规划院、设计院、开发商表示“项目没了、项目少了”。原先各大学建筑规划系毕业生从来都抢手得不得了,如今也面临就业难。这些事情都切切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
这波现象能反映出前一二十年的城市大规模开发、新城建设阶段可能真的已经过去。下一步的发展,需要靠城市更有活力、文化、创意,需要更多专注于城市更新和城市品质的提升。
以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为例,中心城区未来主要工作将集中在结构优化和调整上。其内容将包括:核心功能完善;倒逼产业升级;邻里之间整理出更多绿色空间;住房条件改善和价格增长放缓;基础设施改善;提供更多样化的公共交通;收缩调整地区能否孕育出富有个性的文化等等。
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那些活儿接不完的日子可能真的到头了。大家的工作状态会向世界同行看齐:不再是一个人手里一堆项目,总是高速完成的状态; 而是哪怕遇到一个小项目,能够参与就觉得开心,然后花上几年,精耕细作。随着很多城市因为过去的过度发展、粗放发展显现出问题,人们关注的话题,不再是扩张,而是转型、品质提升。后者会对人才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但全国层面的项目总量减少将是不争的事实。
从这个意义上讲,收缩离我们并不遥远。想通了收缩不等于萎缩,收缩也可以是城市内部再平衡的一部分,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提醒我们对城市下一步发展有更多未雨绸缪、做更充分的准备。而不是心生抵触,拒绝接受“做加法”以外,还有“做减法以致动态平衡”这样一种城市发展的思维方式。
中国的城市规划师不仅应肩负起“为增长而规划”的职责,也应准备好“为了提质而规划”、“为了转型而规划”。如是,方能实现更健康的城市和区域发展。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6-03/14/content_179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