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对城市感到很陌生?除了工作挣钱的物质关系外,我们和城市好像没有其他方面的联系了。审美的联系、精神的联系慢慢被割断。”日前,在由文汇报主办的“寻找上海都市新声音——当代上海城市‘声音形象’研讨会上,有学者道出了担忧,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但对城市的认同感却日渐虚弱。就好比,问起上海的新声音在哪里?人们似乎有些茫然。
在这个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想要增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凝聚度,就需要用强烈的信息符号来感染他们。声音,就是在视觉空间之外,最能体现城市特色的符号。研讨会上,来自文学、音乐、历史、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十几位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就城市声音的研究价值达成初步共识。在学术层面上说,从视觉研究转向声音研究,将成为当代城市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通过城市声音空间的打造与建设,使人与人之间、个体与城市之间产生广泛的沟通联系,或许可以让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
“世界语言聚集区”里,沪语的丰富性值得保护
伍江(同济大学副校长)
一次我在纽约乘坐地铁,从头坐到尾,结果没有听到一句英语。各种国家的语言都有,偏偏就是没有说英语的,这说明了这个城市的丰富性、包容性。我想,上海也是有这个特点的。解放前,上海就是五味杂陈,各个区域特点不同,说的主体语言也不一样。你到杨浦区工厂里一听,可能都是讲苏北话的。上海从来就没有过一个统一的声音,她的声音特点就是多杂。
丰富性和混杂性之外,上海语言还是有一种强烈的对比性,这是它的第二个特点。就好像是绘画里的点彩派,不管颜色怎么混,原来的颜色还在。如果是一副完整的画,还是能找到原来的点。在上海,你依旧能找到很纯的沪语、苏州话、苏北话等等,原点与原点之间既相混组成了画面,又在互相之间形成张力和反差。有对比性的“搭配”非常适合上海,比如传统与现代、优雅与世俗、地方与国际。
上海声音与空间存在对应性。好多人说,上海的声音发生在里弄、石库门里,来自市井文化,其实它不仅仅是弄堂的声音。比如说到了徐汇区,到了从前的法租界,弄堂的声音就消失了。即便是弄堂的声音,从黄浦区到杨浦区也各不相同,这边是苏州话,那边是苏北话,空间的对应性非常强烈。过去的舞厅里,上海话还是主要沟通语言,到了官场上可能就变成普通话了,而到了音乐厅就要说洋文了。
有趣的现象是,现在办公室白领都是普通话夹杂着英语的。大学校园里,还流行着一种“校园普通话”——上海话不像上海话,普通话又不全是普通话。你一进这个环境自然会说这种话,因为这是一种小环境的认可。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5-11/24/content_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