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张鑫:量化宽松退出难言全球经济走向太平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4-11-05  浏览:

      张鑫  
      核心观点
  美国结束了量化宽松这一历史性的经济实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将走向太平,事实上,后量化宽松时代仍然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首先,从严格意义上看,美国终止量化宽松政策并不等于将收紧银根;其次,美联储在长达6年的资产购买计划中,积累了高达4万多亿美元的债务,今后如何消化这些债务还是一个未知数;再次,量化宽松无论是“进入”还是“退出”,它所产生的外溢效应都对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经济产生巨大的伤害。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在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情况下,仅用一份声明宣布停止资产购买计划。这意味着实行了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简称QE)正式退出。但是,只要美国经济和美元的霸主地位没有改变,美国推出损人利己的经济政策就难以避免,也就难言全球经济将走向太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对此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印钞机高速运转创造了多少美元
  “量化宽松”作为美国“创造”的一种货币政策,是指美联储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购买国债和其他中长期债券,以增加货币供给,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其中的“量化”意指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宽松”则指减轻银行的资金压力。
  早在2002年,时任美联储理事的本·伯南克就说过,克服通缩要不惜从直升机上撒钱,他也因此获得了“直升机本”的绰号。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为扭转美国经济下滑的势态,美联储不断下调了联邦基准利率。特别是伯南克在2006年月2月接替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后,采取进一步的大幅降息行动,并使联邦基准利率从最高点时的5.25%降到0至0.25%这个有史以来最低的区间。由此向市场注入的资金支持了金融市场的运转,改善了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信贷融资状况,使市场看到了经济走出低谷的信号。
  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再次陷入困境。而此时,利率已经降到零区域,传统的通过调整利率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也就失效了。在这种情况下,开动印钞机,将“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货币注入市场,就成为另一个政策选择。这也就是以前教科书都没有出现过的“量化宽松”。
  美联储首次使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执行期间共购买了1.725万亿美元资产。到2010年第三季,美国经济衰退虽然已经结束,但GDP只增长了2.5%,失业率维持在9%以上。美联储于是又在11月推出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2012年9月美联储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每月购债规模最高时达850亿美元。  
美国企图让谁为金融危机埋单
  美国不顾全世界的诟病而不断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唯一的目的在于试图通过向市场增加货币供应,以挽救美国经济。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拖累经济,是其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美国实现减税政策、财政赤字政策、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以及对金融体系宽松和缺乏监管的政策,助长了房地产市场泡沫和居民信贷消费行为。这也使得危机爆发后,试图通过进一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失效,反而陷入典型的“流动性陷阱”和“债务-通缩负循环”周期。
  量化宽松能给美国带来许多好处,例如稳定并推升了股市,提高了企业赢利、家庭净财富和通胀预期,从而有利于刺激投资和消费,降低失业率。由此造成的美元相对贬值则可以扩大本国出口,降低实际对外债务的负担。这些帮助美国率先走出经济危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数据表明,美国失业率已经从10%左右下滑到今年9月份的5.9%,GDP也由2008年的负增长恢复到2%至3%之间。
  然而,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量化宽松政策则是百害而无一利。就我国而言,不仅出口受到影响,而且由于美元泛滥,大量投机性热钱频繁进出,给我国带来了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等严重后果。尤其可恶的是,美国试图将自身经济问题归罪于中国,希望中国为美国金融危机埋单。伯南克在为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进行辩解时抛出的“印钞不是我的错,都是中国惹的祸”言论,就是很好的证明。
后量化宽松时代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美国结束了量化宽松这一历史性的经济实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将走向太平,事实上,后量化宽松时代仍然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
  首先,从严格意义上看,美国终止量化宽松政策并不等于将收紧银根。美联储就曾经说过,不会出售资产,并在近期对即将到期的国债进行展期,这将压低长期利率,维持宽松的金融环境,从而使全球金融体系继续充斥着低息美元。
  其次,美联储在长达6年的资产购买计划中,积累了高达4万多亿美元的债务,今后如何消化这些债务还是一个未知数。此外,量化宽松政策还加剧了美国的贫富差距,埋下通胀的巨大隐患,冲击了美元的国际地位。这些都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不确定性,由此影响美国经济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进而引发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动荡,甚至引发新的危机。
  再次,量化宽松无论是“进入”还是“退出”,它所产生的外溢效应都对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经济产生巨大的伤害。当前,新兴市场正进入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中国、欧洲经济增速放缓。后量化宽松时代,新兴经济国家将面临资本外流,本币汇率急跌,国内流动性紧张,资产价格大幅缩水等问题,有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同时,量化宽松退出所引发的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涨,以及利率调整将影响美元的比价和国际资本的流向,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世界经济与美元霸主地位赋予美国强大的政策“创新”能力和风险抵御转嫁能力。这种政策“创新”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就像量化宽松一样,即使遭到各国强烈的反对,美国仍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进行史无前例的实验,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求得自身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如果新兴市场国家不加快改革,切实提高应变能力,就难免成为美国经济政策调整的牺牲品。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4-11/05/content_22.htm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