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吴志强:创新是大都市的生命源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14-04-26  浏览:

吴志强
陆家嘴新貌

  ◆ 本报记者 吴南瑶
  4月3日,本报报导上海将着眼2040年,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作为上海市政府城市规划智囊团成员、同济大学副校长、设计之都年度人物及上海世博总规划师吴志强说:“读懂2040年的规划,同时思考2050年的上海城市发展愿景。”
  在纽约2030规划书的开场白里,骄傲的纽约人提到,“我们今天,不光在和芝加哥竞争,同时,也在和上海等世界其他大都市竞争”。而类似的规划案在吴志强的案头共有12个,其中包括纽约、伦敦、东京、约翰内斯堡等世界知名大都市,吴志强说:“也许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一样,全球大都市在同步地展望着2030、2040甚至2050年的城市发展方向,并且相互视为竞争对手。”
  上海已“身不由己”地接入全球知名城市的网络中,这座城市的长远规划是带领中华民族重新跻身为现代世界文化与创新的源头。
  基因库决定城市创新力
  2014年2月,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M)发布最新的全球时尚之都指数排名,上海以黑马之姿和欧美等城市并列前茅,进入全球前十,成为亚洲时尚的先驱,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纽约早早就视上海为竞争城市。纽约及其他小伙伴们的虎视眈眈对上海来说,是挑战也是激励。
  今天,当全世界将创新力作为一个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力的标准时,身为大都市,创新力无疑是其生命之源。吴志强用一个简单明了的比喻解释了创新力的来源,创新的英文“Creation”与圣经中上帝造人、造世界的单词相同。与之相比照的是水母作为一种生物已经生存几千万年了,因单性繁殖而世代不变。而上帝创造人是两个基因的组合,这就能形成众多不同组合,创造出无限可能性。因此,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只要在保存自己的主基因情况下,实现多基因的组合,制造的基因库越丰富,创造力也就越强。
  上海的百年历史令这座城市拥有了中华民族最丰富的基因库,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与技术不断充实着它。这种多文化背景的基因库正是创新力的制造者。“上海应尽可能多地包容各种文化基因,激活更多的创新力。过去我们可能一直在亦步亦趋地学习,以为服从、跟随就是对的。现在,要敢于挑战权威,才能创新”,吴志强说。
  2040上海会怎样
  作为一个拥有2300万人的大都市,上海正面临着如何持续激活充满活力的产业经济、建立日益完善的住房保障、优化面临挑战的生态环境、打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联系密切的周边关系等各种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则必须运用汇聚未来技术的创新方式。
  吴志强认为,如果说设计是一种生活的话,创新就是一种文化。“设计也好,创新也罢,都是在多种基因的结合中,创造出过去单视野看不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化解上海现有城市发展困境与矛盾。”
  作为参与制定上海2030、2040、2050城市规划智囊团的成员,吴志强透露,关注2040年的上海总体布局,应先看2050年的上海城市愿景与战略思想。“包容成长、绿色环境、乐活居住、智慧生存、高效出行等都是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愿景,这些愿景所反映的长远规划,应该是为重塑中华民族作为现代文化创新源头的世界地位作表率。”吴志强说。
  吴志强和他的团队一直在研究学习世界其他先进城市的规划方案,并从中吸取经验,例如首尔在其2030城市规划中提出了打造亚洲绿色大都会典范的目标,这启发了上海在推动整个城市生态网络上的创新。
  吴志强对纽约SOHO区近年出现的变化赞不绝口,纽约、上海这些大城市都以楼宇经济作为城市重要经济增长点,但今天进入数字化时代,人们不用再在狭小的办公室内办公,在家,在咖啡馆,在公园,在任何地方都能办公,这也使得办公楼的租用出现新的竞争。于是,纽约SOHO区启动了对传统密集型办公区域的绿色改造,设立新的绿色标准,打造时髦交往空间,运用科技手段达成节能节电。纽约的某幢楼经过改造后,耗电量减少了30%,租金自然降低。“这种创造型地改造楼宇经济的做法,让办公空间成为了一个个交流的空间,也充分展现上海 ‘大都会’的特点,大都会就是在都市会面,交流,产生创造力,我觉得这种超前理念值得在静安区中心城区率先试点。”吴志强建议道。
  城市需要设计师
  “上海拥有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创新力,而创新力的载体就是设计。解放到现在,人民心中早认定上海就是设计之都。”吴志强笑言。
  从中国最早制造业的建立,到电影业、报业乃至党的建立,都证明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创新力。吴志强犹记得上海内环开通那天,在老专家的家里,老先生展示给他看的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城市规划师们绘制的内环规划图,几乎与今日没有太大的不同,不过以前设置了更多的下匝道。从这件事上,吴志强深深体会到,城市需要设计师,并且需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设计师来走在时代的前列,为城市规划早早预谋。
  把脉上海,吴志强提出上海不仅仅要有中心都市圈、大都市集群,对于近郊区域的激活则可以依托创意与设计。吴志强注意到,在本市的近郊,创业门槛非常低,很多村落所拥有的遗弃的工业厂房,都可以成为上海设计师的汇集区。对于那些来自全国的年轻设计师,刚刚起步的青年设计人才,若以市中心的办公大楼衡量他们,就很可能扼杀了一批人才。没有草根就没有未来大师。而在城市边缘,如普陀、宝山、浦东、青浦这一类地方,由政府牵头来打造设计工厂,设计村庄,大量培植创意设计新力量,很可能成为未来大师诞生的摇篮。
  http://xmwb.xinmin.cn/html/2014-04/26/content_17_3.htm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