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抢抓人才——大学校长书记纵论“人才强校”战略
来源:
时间:2004-01-09 浏览:
把高校建设成为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已成为第一战略资源。
为应对入世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适应国际化办学的需要,承担起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动学校的长足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徐凤云认为,“人才强校”的核心,在于通过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激活人才的用人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富有创新性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在保持师资队伍总量有较大增长的同时,许多高校制定了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地位为目标的“人才强校战略”。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介绍,学校的工作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着手,资源朝着干得出事业、出得了成果的人才那里倾斜,政策向着有利于激励人才的方向制定和调整,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拔尖人才培养造就工程,提升和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术水平,优先引进和配置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许多代表认为,要抢抓机遇,抢抓人才,把高校建设成为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因为学校的发展系于杰出人才队伍的形成和壮大。如何做好人才队伍规划,制定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人事政策,营造人才队伍发展成长的良好学科、人文环境,培养和引进学科杰出人才,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
注重领军人物和团队建设
上海《文汇报》在介绍同济汽车学科成果时,用了一个标题:一个人带动了一个学科。不光是汽车学科,其他学科能够出重大成果,都有一个领军人物在挂帅和组织。
领军人物是学科的“灵魂”,他们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能够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掌握学科资源。同济大学副校长万钢介绍,学校的土木和桥梁学科长期保持着国内领先的学术地位,与拥有领军人物密不可分。最近学校引进了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作为医学学科的领军人物。如今,胡大一已经提出了同济大学医科发展的重要思路。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芳说,学校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特殊政策——“英才工程”,盯住前沿学科,抓住影响未来世纪发展的关键学科领域或交叉学科,前瞻性地、有针对性地大力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特别是具有拓展新学科能力,并能组织、带领一批人协同攻关的领军人才,构筑人才高地。
人才难得,既有学术水平、又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人品,既有组织协调能力、又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的帅才更难得。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文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校围绕着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新兴学科、特色学科的建设,通过外向广纳贤才、内向培养扶持,快速形成高起点、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群体,实现了学科队伍的跨越式发展。
领军人物极其重要,创新团队建设则是搭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的重要举措。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对记者说,学校非常重视和提倡创新团队建设,鼓励合作攻关,积极营造团队文化。学校现已建成文艺学、概率论、发展心理学、地学遥感、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团队,其中概率论团队获国家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是2003年数学学科唯一获此奖励的团队。李小文院士领导的地球遥感学科近年来一直处在国内领先地位。
据了解,以创新群体培养为核心的创新队伍建设正在加快进行。
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引进校外人力资源固然十分必要,但加强对校内现有人才的培养、提高和稳定更为重要,更为现实可行。
广西大学党委书记余瑾认为,要处理好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之间的关系,对校内现有人才的培养,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他们进修和攻读学位,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搭建平台;同时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力争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介绍,在大力引进的同时,我们也特别重视现有教师的培养,学校先后制订了“教师学历培养和博士化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派出培养及学术交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并按照学校规划要求,对每个学院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落实计划,进入年终考核。学校的各项财务预算,在年初决定后都要严格执行,一般不得突破,但在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上,每年的预算是500万,并允许突破,这是学校唯一的“开口”预算项目。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张端品认为,要拓宽渠道,善于利用海内外、校内外的人才资源,重点吸引、选留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要立足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加大培养力度,营造好人才成长的环境,即工作生活环境条件、学术环境氛围、人际环境等等;要注意对引进人才和自己培养的人才在政策上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要关心、爱护、理解、信赖和使用好人才,激励人才发挥才智,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
许多校长书记深有感触地说,要按照“引进优秀的人,用好现有的人,留住关键的人,培养未来的人”的工作方针,协调处理好引进、培养、使用的关系。只有用得好人才,才能留得住人才,也才能更好地吸纳人才。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4年1月9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