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3年,亚洲区域合作出现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巴厘岛东盟系列会议、曼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显示出经济合作的前景,而围绕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也为东北亚安全合作带来曙光。2004年,东北亚的合作将更为广泛,从双边到多边,从安全到经济,从官方到民间,尽管合作中充满挑战,但合作将是东北亚各国利益所使,共赢所在。本版
邀请相关专家发表展望和预测,并以此为国际部2003年年终专稿划上句号。
美国:以合作求稳定
王海良博士(上海社科院亚太所):在美国的全球战略地图上,东北亚一向是最重要的战略枢纽之一,更是新世纪美国划定的战略大弧圈上比较脆弱的一端。在东北亚,国际力量的分布,在集中程度和潜在能量上都堪称世界第一,而美国在东北亚的存在使之成为本地区最具影响力和两面性的力量。当前的东北亚格局,既有通过合作走向稳定发展的前景,也有经过对抗走向混乱与灾难的可能,摆在本地区主要行为体面前的是两种前途的抉择。美国选择合作这一理性决策完全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有关各方的利益,更合乎东北亚地区和平发展的需要。
在东北亚,美国还在台海问题上做出了理性选择,就是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反对台湾当局采取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举动,力求保持台海稳定。对美而言,在战略上需要中国的合作,它也必须以合作回报中国。无论是全球反恐,还是解决朝核问题,美国都需要中国协助,因此它决不会允许台独势力破坏台海稳定。
总之,美国在东北亚采取的合作姿态旨在力求稳定,只有稳定才能发展,包括消除威胁安全的发展,有关各方的利益均在其中。
俄罗斯:另一种东扩
姚勤华博士(上海社科院欧亚所):俄罗斯是东北亚安全结构的重要支点,俄罗斯不会漠视美朝对峙危及俄罗斯,特别是殃及毗邻朝鲜的俄罗斯太平洋滨海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朝鲜是俄罗斯在远东的重要战略屏障,俄罗斯在朝鲜半岛不仅有安全利益,而且有现实的经济利益。首先,当务之急是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俄罗斯可利用的牌是答应参与朝鲜和平利用和开发原子能项目,作为朝鲜放弃核武器发展计划的条件之一,缓解美朝对峙。其二,俄罗斯不会附和美国要求其他国家对朝鲜实施经济制裁和海上封锁以力压其停止核研制项目的建议,相反在战略上俄罗斯正利用朝鲜逐步对外开放之际,积极介入朝鲜的经济建设,通过发展与朝鲜的经贸关系,促进其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三,俄罗斯在战术上将充分利用其优势,进军朝鲜的能源、交通等领域,目前正在考虑开发炼油厂、电力设备、重建靠近俄罗斯的罗津港,向朝鲜输送电力等。再者,俄罗斯希望借助朝鲜拉近与韩国的距离,俄罗斯目前正打算修复连接俄朝之间的铁路、架建首条俄朝高速公路,通过水路和陆路加快俄罗斯、朝鲜和韩国三地的商品流转。最后,俄罗斯依然是朝鲜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更新的主要来源,双方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将是战略性的、长期的。
朝鲜是东北亚未开垦的处女地,一旦朝核问题圆满解决,朝鲜将加快开放的步伐,作为主要邻国的俄罗斯当然不希望在群雄角逐中处于劣势。俄朝关系将在新的一年里走上新台阶。
中日:重视民间交流
蔡建国博士(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中日关系发展既平稳、又曲折。新的一年里,如何巩固中日关系的成果,扩大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和不利因素,开创两国合作的新格局,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中国在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同处东亚且紧邻的两个大国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至关重要,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在经济复苏中也需要中国的合作和支持。如何处理历史问题,如何看待对方国家的变化,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例如,我们如何对待日本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修改和平宪法,向战区派兵,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希望成为军事大国,逐渐右倾化等现实问题,日本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力量不断增强,成为经济大国,成为国际事务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等现状。
我认为,在展望未来的两国关系时,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思考:第一,从国家的根本利益这一大局着眼,冷静、理性地处理两国关系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均衡发展中日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扩大合作空间,如在反恐、区域合作、环境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扩大相互依存度,减少相互对立因素;第二,要加强研究和深入了解对方,加大研究对方的力度,重视人与文化在双边关系中的作用,将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赖关系落到实处,以经济促政治,以文化增理解,进一步发展相互合作关系;第三,政治家要有全面驾驭和推进两国关系的胆略和处理问题的高超手法,大力培养具有未来思考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需要具有应对两国关系的能力,而且要具有超越两国关系,将它放到世界格局中予以思考的能力。
世界格局和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进一步改善两国关系,站在战略高度,加强合作,重视民间交流,为繁荣各自、繁荣亚洲、繁荣世界,发挥一个大国应尽的作用。
韩日:竞争中合作
崔志鹰副研究员(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由于历史原因,韩国与日本是“地理上最靠近,但心理上最遥远”的两个国家。1998年10月韩国总统金大中对日本进行了访问,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就日本过去对韩国的殖民统治向韩国国民表示了“深切的反省和由衷的道歉”,韩日两国签署了发展面向21世纪的新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之后,韩日两国迅速接近。
在经济上,曾依赖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发展起来的韩国,现在与日本形成了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关系。自1965年韩日建交以来,韩国对日贸易赤字累计达1940亿美元,而且贸易赤字呈加速增长趋势。近年来,日本对韩投资也出现了下降。卢武铉上台后,曾提出要把韩国建成东北亚中心国家的宏伟目标。很显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密切韩日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为解决两国贸易争端,韩日政府官员进行了多次磋商,并讨论了两国自由贸易的问题,双方还决定扩大两国科技合作和商签韩国公民赴日免签证协定。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韩日两国还希望与中国共同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韩日两国的关系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据日本《朝日新闻》近日报道,韩国民众对日本的右倾化以及日本防卫政策的变化普遍感到担忧。
韩日关系是以共同的安全利益、同属以美国为首的联盟体制和以密切的经济联系为基础,因而未来的韩日关系仍将难以摆脱双方既合作又有摩擦的基本关系格局。
抢占信息产业市场
许超博士(上海中网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目前东北亚5国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强国、以中国、俄罗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大国、及以朝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弱国组成了三个梯次数字鸿沟的东北亚区域信息产业经济圈。
进入21世纪,中国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振兴东北”等发展战略,俄罗斯提出了“2010年俄罗斯信息化发展纲要”;日本提出了“信息技术基本法”、“全国宽带构想”等计划;韩国提出了“韩国21世纪信息化计划”。而朝鲜虽然信息技术产业非常落后,但朝鲜领导人已明确表示了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决心,而且已经开始了若干个建设规划。
东北亚的信息技术产业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除了在少数领域以外,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手中,如果想在下一个10年或者20年中改变这一现状,应该充分发挥东北亚国家的自身的优势,俄罗斯的信息产业优势表现为信息技术系统整体的设计能力,日本的信息产业优势表现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设计制造能力,中国的优势表现为人才、成本、市场等方面,韩国的信息产业优势与我国台湾类似,表现在电信技术领域及集成电路领域的世界工厂地位。
朝鲜半岛终将走向稳定,届时朝鲜将是东北亚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处女地和试验田。中国应在朝鲜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信息化导师的角色;我国应吸收并消化韩国及日本的信息技术优势,加强我国在软件、信息产品制造业、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竞争能力,不失时机地抢占俄罗斯、包括朝鲜的信息产业市场。
谁是核心领头羊?
龚克瑜(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研究室):目前,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特点是经济合作领先、安全合作滞后;双边合作为主、多边合作为辅,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是:
第一、东北亚地域广袤,各国政治制度各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给区域合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影响。
第二、区域合作的“主导权”问题,在东北亚地区还缺乏核心国的主导力量,究竟是中日两国的双引擎,还是韩国所倡导的中韩合作模式,众说纷纭。
第三、参与合作的主体与载体的不一致性。东北亚存在区域合作主体与载体“两张皮”现象,合作主体是主权国家,合作载体有的是整个国家,如日本、韩国,有的只是国家的部分地区,如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中国的东北地区等,合作时,中央与地方政府难免存在一定的矛盾。
第四、美国因素的牵制。美国的独特地位和东北亚主要国家与美国之间密切的经贸关系及欧盟成功发展历史都表明,东北亚各国必须在推进区域合作中,特别重视维护和加强它们各自同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美国为保持自己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政治影响力,确保其主导地位,一直对东北亚合作采取反对和观望的态度。
第五、合作参与者的缺失,从真正意义上讲,东北亚的区域合作应该还包括朝鲜和蒙古,但这两国实际上并未参与给区域合作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摘自:文汇报 2003年12月30日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