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把中国文化的美传递给更多人”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高校国际学生中文演讲大赛决赛上,来华留学生的演讲赢得阵阵掌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24-11-11  浏览:

本报记者 赵晓霞

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张星月获得“Z世代唱享中国”——“熊猫叨叨·我与中国的故事”高校国际学生中文演讲大赛一等奖。图为颁奖现场。

在法国学生安蕊的眼中,中国是一个充满多样性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图为她在比赛现场演讲。

来自越南的黎氏雪兰来到中国之后,对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图为她在比赛现场和大家分享自己学习武术的经历。

“当中文老师,不仅我一直想要实现的梦想,更寄托了我对中国、中文的热爱,我希望把中文和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我的梦想,一个无比坚定的梦想。”在日前于同济大学举办的“Z世代唱享中国”——“熊猫叨叨·我与中国的故事”高校国际学生中文演讲大赛决赛赛场上,马达加斯加姑娘张星月的演讲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要实现这个梦想,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持续不断地学习。但我会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永不放弃。”张星月如今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文化的美传递给更多人”。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表示,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来华留学生中文水平的展示,还是增进中外友谊的桥梁。他鼓励选手们成为中外友谊的使者。

“体验二维码,生活变得如此便捷”

该比赛由同济大学主办,主题是“我与中国的故事”,旨在为在华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参赛选手们通过分享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讲述自己与中国的故事,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理解。

不少参赛选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的发展。来自越南、就读于同济大学的邓竹梅分享了她在中国的“二维码”生活体验——“我来到中国后,发现这里的二维码应用已经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开始我就感受到它带来的便利,无论是支付、购物,还是吃饭点菜,二维码无处不在……在中国,无论你是在路边小摊买一杯奶茶,还是在商场里买衣服,只需要扫一扫二维码,轻轻松松就能完成支付。过去出门我总要带上钱包,担心忘带现金或者银行卡。但在中国,有了二维码支付,我出门只需带上手机,不用再担心钱包丢失。生活变得如此简单而便捷。”

邓竹梅常常和家乡的朋友们分享这些经历。她说,自己不仅在学习上收获了很多知识,还从中国的生活方式中受益匪浅。“这种体验让我更加理解了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生活会更加智能化和便利化。”邓竹梅说。

作为一名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就读于上海大学的林福荣来自柬埔寨。他从自己所学专业的角度观察中国。“去年夏天,通过学校的实践课程,我到了中国东部和西北地区的乡村,前者的小桥流水、后者的壮丽山川都让我惊叹不已……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情况,并有机会分享我眼中的中国。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介绍中国乡村的美景、文化、人文和生活方式。”林福荣说。

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的陈靖婷来自马来西亚,她的家乡在砂拉越州。去年9月,由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制造的氢能源智轨电车正式亮相砂拉越州古晋市并完成首次试跑。“这个消息让我振奋,它可以缓解古晋市的交通拥堵,我非常期待乘坐它。”陈靖婷感受最深的是中国科技的发展。

“感受到诗词魅力,更加热爱中国文化”

来自马来西亚的蔡忆茵和大家分享的是她和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她喜爱的中国诗人有很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言平实,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让我懂得珍惜和家人、朋友的每一次相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启迪我们坚守心灵的高洁……”蔡忆茵说,“通过这一年对中华古典诗词的了解和学习,我感受到中国诗词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钻研中国古典诗词并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来自越南的黎氏雪兰就读于重庆交通大学,来到中国之后,对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学校的武术社团里,她认识了各位武术老师和一群热爱武术的中国学生。他们热情地接纳了她,耐心地教黎氏雪兰基本动作和技巧。

“这一年的武术学习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武术之美:武术具有动作之美。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武术具有哲学之美。比如,“以柔克刚”等理念,不仅仅是在武术技巧上的体现,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武术还具有生命之美。通过长期的武术训练,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毅力、耐力和自律精神。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从而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黎氏雪兰希望更多的人和她一起练武术。

在法国学生安蕊的眼中,中国是一个充满多样性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她通过亲身经历向身边的朋友介绍中国文化的魅力,希望成为中法友好交流的使者。

“中文是我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

在此次比赛中,选手们流利的中文让现场观众印象深刻。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一级巡视员景莹是比赛评委之一。她表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文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国际学生们选择用中文讲述中国故事,不仅是对自己语言能力的挑战,更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度探寻与传播。

来自柬埔寨的艾金花是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她还记得2012年夏天,走进了家乡的华校——中山学校,从那时起便与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2019年,艾金花带着憧憬,开启了在北京的求学之路,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士学位。

“在这四年里,我深刻感受到了中文和中国文化的魅力。系统的中文教学让我更加热爱这门语言。毕业后,我决定继续深造,进入同济大学攻读国际关系硕士。因为我相信,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我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艾金花说。

回想自己学习中文的经历,艾金花觉得学习带来的成长远远超出了语言本身。“随着语言能力的提升,我变得更加开朗、自信,敢于挑战自己。我第一次站在舞台上,参加演讲比赛,第一次独自出国留学,第一次作为留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这些‘第一次’,都源自我对中文的热爱……今天的我,勇敢、自信、坚定,也是因为当初选择了中文学习这条路。”艾金花说,正是中文学习,为她的人生增添了色彩。

来自缅甸的文妤是一名就读于大理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她期待有朝一日能够站在讲台上,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素材,将大理的美好分享给学生。“我立志成为一名中文教师、一名文化传播的使者。我将以我在大理的所学所感为基石,用心用情去讲述中国故事。我期待着与学生们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文妤说。

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11/08/content_26089742.htm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