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以生命为燃料,为科学与文化鼓与呼
汪品先院士米寿之年著新书,寻找创新的文化源头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24-09-25 浏览:
掌声,热烈的掌声,持续不断的掌声。昨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带着他的新书《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来到上海科学会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家钱旭红,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家郑时龄,知名科普作家、天文学家卞毓麟进行了一场对谈。就在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斟酌新书发布的细节。
“科学与文化”这个话题,这位“米寿之年”老院士总是在不同场合提起——2014年,他致信文汇报编辑部,以“三问”在上海科技界开启关于创新的文化自信的大讨论;2017年,他在同济大学首开人文素养课《科学、文化与海洋》,唤起大学生对“科学属文化范畴”的重视;2021年,他入驻年轻人扎堆的B站,不到半年便成为粉丝逾百万的UP主……
下南海、开讲座、写新书……汪品先以自己的生命为燃料,为科学与文化的融合鼓与呼。此次新书出版,就是他为寻找创新的文化源头的又一次尝试。“如果能够对创新文化有一点启发,引起社会一点注意,就是对它最大的奖赏。”汪品先谦虚地说。
科学是从文化的土壤里长出来的
“这将是门很怪的课,它既不是主干课,也不是必修课;并不像基础课,更不是专业课。它并没有‘要考’的知识,也不教你‘有用’的技巧。这门课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多想想。”7年前,卡着大学生们选课的时间节点,汪品先专门写了一封信,力邀同济学子来他的课上听听。信中,他直陈开设这门新课的原因:“这门课将向你鼓吹科学就是文化,科学创新要有文化元素。”
从最接近智人的尼安特人的消亡谈起,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学生亚里士多德为真理而“抬杠”,再到讨论阿拉伯数字“0”的美,分析达芬奇和唐伯虎两位同时代画家的差别……汪品先将中外科学故事娓娓道来,用兼具幽默和学理性的语言阐释一个道理:科学是从文化的土壤里长出来的,科学创新的潜力要到文化源头去发掘和释放。
“科学依赖于人的认知,文化提供了思维的基础,文化既会推动也会阻碍科学发展。”郑时龄说。出于同样的想法,汪品先在书中花费颇多笔墨再三强调:“如果不解决科学与文化的脱节问题,人们就难以从文化的源头汲取创新的养料,导致创新的匮乏。”
从历史深处回答“李约瑟之问”
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也是研究中国创新文化绕不开的议题之一。《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一书回顾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在中国遇到的困难,从人类的视野、世界的海洋、科学家的好奇心等角度,给出了一位院士多年的观察与思考。
“李约瑟之问”常被人们用来比较东西方科学文化的高下,但这并非李约瑟本意。钱旭红说起了李约瑟的一个“小八卦”:原来李约瑟并非姓“李”,而是因他尊重老子,所以将自己的中文姓氏取为“李”,“李约瑟写出七卷《中国科技史》的缘起很可能是他看过《道藏》,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有了兴趣。”
早在50年前,李约瑟就用“百川归海”比喻人类未来的发展将继续走向融合,如今,“李约瑟之问”中蕴含的东西方文化融合之意已被越来越多人重新发现和审视。发布会上,汪品先、钱旭红、郑时龄三位院士在对谈中提及多个例子,以证明“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文理兼修的”:爱因斯坦和钱学森都痴迷音乐;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泰斗级科学家吴文俊看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泽宗写的《科学史十论》后激动不已,写信向他讨要更多中国科学史的内容……
海陆兼顾正是科学发展所需土壤
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推动下,科学面临着一场新的飞跃,未来谁执牛耳?汪品先认为,打造东西结合、海陆兼顾的华夏新文化,才是21世纪科学发展所需要的土壤,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之一。他说:“融合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取两者之长、补两者之短,正是应行之道。”
82岁三次下潜完成南海科考,85岁汪品先和妻子孙湘君表示还要做三件事:出一本科学与文化的书、写自传、继续南海科学突破。如今,三件事中的一件已经完成。发布会结束,许多学生捧着新书簇拥着汪品先合影,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大家才知道汪先生还在病中发着烧。
人类发展向何处去,这就是科学与文化面对的问题——这是书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始终燃烧在汪品先心中的熊熊火焰。
链接:https://dzb.whb.cn/2024-09-24/7/detail-86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