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同济大学将推出一系列具有“同济特色”的招生新政策和人才培养新举措,打出多个“升级版”和“组合拳”,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招生-培养-深造-就业”联动,确保学生进校后得到高质量个性化培养。
具体而言,同济大学国豪书院工科试验班继续扩容,将通过高考招生和二次选拔,吸纳更多更优质的学生进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2+1+X”本研贯通培养当中。
学校将继续在本一批次开展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招生,并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增设“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新增先进材料拔尖班(蕴元班),同时在“理科试验班”大类增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工科试验班(国豪精英班)基础上,同济大学将增设未来技术班,并于今年招收首批本科生,学生将深度进入“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全线合拢领域内所有相关专业供学生选择。面向2024级本科新生,每个大类增设1门核心通识精品课“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每个专业开设人工智能应用类课程,实现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覆盖。
今年,学校整合打造“信息与智能网联类”工科试验班,重点强化学生在新工科及其交叉领域的持续学习能力与学术潜力,综合提升“万物互联”下未来领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此外,新增“同济大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新增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德语-法学2个双学士学位项目。目前,学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在交叉培养、双创融合、校企联培和对欧交流方面各具特色,总数达34个,其中双学士学位项目14个。
同济大学已经实现微辅修专业100%全覆盖,今年将持续拓宽多元化、进阶式人才培养路径,帮助学生形成“主修+辅修”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所有进阶式(微辅修)专业增设特色课程模块。学校转专业政策持续落实“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的原则,进校拥有7次对专业作出抉择的机会,另有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转理工等多重自由。
江庆龄
链接:https://rmtzx.sciencenet.cn/mixmedia/a/202406/13/WS666a496ce4b0f632f266f2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