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青春上海】以专业为“媒”,城市成为他们的“舞台”

来源:青春上海   时间:2024-05-29  浏览:

今天,200余件来自长三角地区多所高校大学生的设计亮相浦东新区城市规划与艺术中心,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对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同样,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刚刚开启的2024届毕业展演季上,一组组多媒体展示,也让人看到了年轻人对于社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以不同的专业为“媒”,他们正在积极成为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的“主人公”。

 ※  200余件学生作品以设计改造城乡  ※  

位于崇明区竖新镇南端的油桥村,在同济大学团队的设计下,被分成了六大生态分区,有长江河口岸带鸟类保育区、建筑腾退修复区、人鸟共生社区、田林岛屿区、滨河岸带廊道连通区和崇明大道防护区。在这里,既有为鸟儿创造的漫滩、草甸、湿塘等新生境,也有为人与鸟共栖存在的生活社区。

这一生物多样性友好型乡村规划设计,是为了探索生态-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协同方法,助力乡村振兴,让鸟儿振翅高飞,村庄欣欣向荣。

5月28日,在浦东新区城市规划与艺术中心,这样出自大学生之手的设计图卷和模型展示还有很多,200多件大学生环境设计类的设计作品在这一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主办,同济大学承办的“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环境设计类)优秀作品汇展线下展示活动中亮相。

东华大学的王怡晨、尤敏瑜为社区设计的图书馆,建筑外形就好像“掀起的书页”,与周边的环境融合,也能成为社区的一个共享公共空间;上海戏剧学院的同学们将西岸美术馆的一组长阶梯作为场域,以“纸雕书”为灵感,在剧场外建立起了一个别样的“纸上乾坤”沉浸式体验空间;上海大学的团队则为杨浦区合流污水总管出风井进行了品质提升,在他们的设计下,这个不起眼的基础设施变成了一片“城市山水”,中国传统的“艾绿”“水色”“藏青”形成了一片有水墨效应的“城市家具”,让人们可以休憩活动……记者看到,同学们用设计实践参与到了城市各处的建设更新中。

这些设计作品来自于沪上30余所高校,也有长三角的高校。这也是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成员高校首次被邀请来沪展示学生作品。这一联盟有8所成员高校,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据悉,“汇创青春”是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高校文创成果转化而搭建的文化创意品牌。该活动旨在打造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中心,营造长三角文化创新创意产业生态环境,搭建高校“立德树人”文创教育成果与市场创新创意产业无缝对接的平台和桥梁。今年共收到来自30余所高校的412件作品,其中研究生作品84件,本科生作品205件,专科生作品123件。经过初评网评和线下终评后,最终选拔出获奖作品共183件作品。

 ※  影像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窗口”  ※  

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加入进来,魏春芳从城市辞职回到家乡,新旧思想将会如何碰撞?

两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起自驾长途回家。何务舍希望尽快回家、告别过去,而刘明庸仍留念着往事往日。在时间和现实的压力之下,在前进和保留之间,他们会如何作取舍?

四方画幅中的喜怒哀乐,透过摄像机这扇“窗口”,被投射到银幕上。这是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2024界毕业生们带来的影像思考。昨天起,这一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2024届毕业展演季正式开始对外展演。

记者看到,展览现场展示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影视摄影与制作等9 个本科专业及艺术硕士(MFA)毕业生带来的作品,包含了短片放映、剧本围读、表演剧场、立体模型、数字交互等展演形式。现场既能观看电影、短片,也能观赏表演系同学带来的戏剧表演,还能了解电影背后的文学、视觉艺术和数字媒体等“技术流”。

每个专业的展演都有自己的主题。时光流逝,许多事物经历变革,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的成长和思想的迭代。青春是探索与成长的时期,只有不断前行,才能在奔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彼岸。“奔流”,正是导演系毕业生的展览主题。14部作品,敏感地捕捉着日常生活中的烟火人情,以镜头记录着青春的烦恼、情感与观察、思索。

朱蔚然的《粉红武器》,讲述了一对经受着家庭暴力的母女,和一位遭受着无赖客人暴力压迫的理发店女郎,三位女性因意外相遇,如何团结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局去对抗伤害她们的男人的故事。作为“一名正在成长中”的编剧和导演,她一直关注罪案和边缘女性这两个元素,也成为了她创作剧本时最重要的两个灵感来源。这次毕业展演,她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展现她对此的思考。

一片从未出现的大海,一座即将坍塌的废墟楼。多年不见的父亲提着南方特产突然回家,李响面临着去和留的选择。关于两个从未重叠的生活,他们开始尝试一段从未有过的短暂交流。司浚辰则以一部《大海未曾遥远》的作品,讲述自己对于留守儿童家庭关系的观察。

关注身边的小命题,也关注社会的大命题。郭馨月的作品《声声不息》,讲述的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的观察。随着时代变迁,川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面临着观众流失、经费减少等等现实考验,是坚守还是放弃?她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些表演者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抉择。

彭思琪是班级团支书,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已被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生。她跟踪拍摄了现年89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退役老兵李兴祥,探究用个人口述史和历史真实的结合方式,呈现出了一部名为《老骥》的作品。以个体的记忆缝合,来感悟志愿军军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她说:“希望能用这种方式丰富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手段。”

“这些作品不仅彰显了学生们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也是对学院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体现。”上海电影学院院长何小青教授表示。正如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毕业展主题“窗口”所代表的,摄影,不仅是记录,更是对生活深度的解读与诠释。风格迥异的作品虽然仍稍显稚嫩,但都是创作者们所展现出的内心世界。透过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镜头之外的青春与梦想的力量。“这既是一次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迈向未来发展的新起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4/05/28/17168895511124816661.html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