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学校社区、田间地头,上海高校思政课堂更“大”了
来源:青春上海
时间:2024-03-18 浏览:
“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未来乡村会是什么样?”这个三月,迎着春和景明、草长莺飞,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光霞老师把思政课开到了田间地头,带着学生们在绿水青山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而这次“实地”授课,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记者了解到,五年来,上海各大高校思政课的“课堂”都拓展得更大更丰富了。
◇ 院士开讲,社区空间也成无声课堂 ◇
不仅书记、校长为本科生开思政课,在同济大学,给你讲思政的可能就是一位院士——汪品先院士再度开讲公共选修课“科学与文化”,寄望青年学子将现代科学与华夏文化相融合,勇于投身科学创新实践;郑时龄院士负责的本科生课程“建筑评论”,将思政与党史、城市史、建筑史有机融汇进课堂,引导学生利用批评理论客观、科学、艺术和全面地对建筑师及其作品作出评价;顾祥林教授负责的研究生课程“工程伦理”,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工程伦理和道德,意识到工程师所肩负的社会使命……
记者了解到,5年来,同济大学在继续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同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中的育人元素,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建设持续升级,由专业课程向专业课程链、示范专业、学院及大类延伸。各专业教师自觉将育人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在向学子传授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厚植爱国之情和强国报国之志。目前学校已实现了“课程思政”全覆盖,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示范案例和教学成果。
不久前,遵义会议纪念馆与同济大学馆校共同打造的项目《校馆耦合 协同育人——遵义会议纪念馆里的“同济思政课”》,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这正是同济大学积极联动红色场馆资源,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又一积极行动。
思政课堂还延伸到了课堂外。不久前,同济大学西南九楼“一站式”学生社区协同育人中心启动,由学生担任社区主理人,全校协同打造“青春会客厅”,吸引了大批学生纷纷来此打卡。这是同济大学进一步强化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新探索。从党团活动室,到自习室、爱心屋、健身房、自助厨房、驻楼导师工作站……不仅在课堂,“9+1”项功能房赋能学生社区空间,单一化生活空间已化身为全景式育人场域,社区空间成为一个个无声的思政课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4/03/18/1710737882115087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