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教育报】开辟新赛道 抢占制高点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3-07-20  浏览:

图片

同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测评基地。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赋予了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

本报从今天起开设“强国建设 教育担当”专栏,全面展现教育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担当作为。敬请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切问国之所需,书写时代答卷。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正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基础,加速释放科创动力,提升科创策源能级,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征程上,上海高校勇担历史使命,主动融入城市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关键作用,服务“国之大者”,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牵头建设科学大装置、大力开展基础研究、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转化……走进上海高校,热气腾腾的科创气息扑面而来,一场教育、科技、人才战略高质量落地的新实践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国之重器”加速集聚,前沿领域“抢滩”布局

2022年10月4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饶子和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在新冠病毒中发现的一种生物界中全新的RNA加帽途径以及靶向抑制剂设计模式。这已是该团队自2020年以来对病毒转录复制机制的研究中,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第6项相关成果。

“晶体衍射数据收集得到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和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的设施帮助,电镜数据收集在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电镜中心完成。”研究团队成员表示,系列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大科学装置的帮助。

上海科技大学位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张江科学城内,覆盖光子、生命科学、海洋、能源等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正在这里加速布局,为科学研究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高校也通过承担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积极投入“卡脖子”领域的技术攻关、支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

围绕“国之重器”,上海高校牵头建设了8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含“十四五”储备项目),其中上海科技大学作为法人单位建设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是国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新一代X射线光源大科学装置。

除了大科学装置,一批高校、科研院所也集聚在张江这片科创热土,立足各自优势主动对接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聚焦科技创新策源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正式启用,经过5年建设的李政道研究所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研究所对标世界顶尖研究机构,正在建设暗物质与中微子、实验室天体物理、拓扑超导量子计算3个实验平台和大型公共计算平台,通过观测与探测大爆炸遗迹、主动产生并探测高能量密度极端物态以及探索与应用极端物态衍生规律等3个方向对极端物态开展研究,旨在打造基础研究的“上海学派”。

2022年11月,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项目顺利实现结构封顶。作为复旦大学对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的重大举措,将以“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为核心建设内涵,为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贡献高校力量。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参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前沿阵地,上海交通大学张江科学园也于2022年11月正式启用,将支撑上海建设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地方攻坚突破。

位于张江人工智能岛上的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目前投入使用的只有两栋实验楼,而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科研攻关已经全面开展。2022年5月,科学中心获批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时间不等人,科研工作不能等到大楼造好才开始。”同济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部长蔡三发告诉记者,作为首批建设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人工智能”为牵引推动了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科研探索在同济大学各个校区全面展开,智能规划、智能交通、智能建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创新成果接连诞生,成果已在世界第一埋深公路隧道峨汉高速大峡谷隧道、港珠澳大桥建设等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

   勇闯“无人区”,打造“核爆点”

“一个创新的城市应有几个‘核爆点’,这里是创新思想的源泉、新赛道的风口点,是全球各类最好创新资源的汇聚区。”今年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这样把脉“创新”。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如何打造“核爆点”?

“我们必须把提升创新策源能力能级作为最核心任务,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强化创新策源能级,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说。

真正的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2017年起,复旦大学设立“原创科研个性化支持项目”,目的是在优秀青年人才科研起步阶段给予支持,引导他们勇闯“无人区”,打造追求原始创新的浓厚氛围。

在金力看来,基础研究需要思考和发现,需要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组织,需要长期稳定的支持。

“研制一款带有光帆的宇宙飞行器,用地球上的激光推动光帆,把它们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4.24光年外三体人的故乡半人马座α星。”在2016年霍金宣布“突破摄星”计划时,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85后”教授徐凡有了这样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

2021年,上海市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对具有基础研究显著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长期、稳定资助,同时还在科研团队建设、科研软硬件保障等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入选首批“基础研究特区”,“特区”由3家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区长”,可以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引导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开展研究。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徐凡把在心中雪藏5年的“科幻”想法提交到“基础研究特区”项目申请。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一个多月就收到了获批通知。项目得到了“基础研究特区”400万元的经费保障,持续5年的稳定支持让他没了后顾之忧。

项目获批以来,徐凡只要在上海就会在实验室里为实现这一“科幻场景”而努力。在探索光帆材料微几何结构的过程中,他研发出了一款褶皱形貌智能软抓手,可以应用于清理太空中微小的垃圾颗粒。去年10月,这项研究成果被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计算科学》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特区项目的评选定位为持续稳定支持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探索交叉融合领域,冲击国际顶尖重大科学问题,并且在考核目标上接受失败,允许试错。”复旦大学科研院基础研究处处长王浩介绍,学校至今已有两批共37人入选“基础研究特区”,入选时平均年龄约37岁,最年轻的为29岁。

“经费使用方面,特区项目采用充分放权的‘包干制’。”在“基础研究特区”项目的经费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林天全团队已经谈妥引入两位高层次人才,解决了项目“涉及物理、化学、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需要学科充分交叉”的难题。

为充分支持青年人才和原创思想,上海交通大学还统筹整合校内自主经费实施“交大2030”计划,其中的C类项目专门为鼓励青年学者开展前沿创新领域高风险、非共识、颠覆性研究设立,项目的遴选不论学者头衔,只看研究潜能,一次性投入项目经费,对项目成果无严格考核要求,鼓励青年科研人员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去年入职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的申涛,是一名“90后”青年科研人员,主攻绿色合成化学研究。课题组经费紧张的关头,他申请到了C类项目,得到一笔“雪中送炭”的经费,得以大胆探索“无人区”。

今年,上海市第二批“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也已启动,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成为新增试点单位,每家单位每年将获得1000万元资助,持续5年,围绕“双碳”“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做原创性的科学探索。

要勇闯“无人区”、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是前提。如何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提出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真正点燃“核爆点”?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原有科研处的基础上整合成立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并设立前沿创新、先进产业技术、先进技术与装备3个研究院和学术发展与成果、科研质量管理、地方科研合作3个管理处,“1+6”合署办公全方位提升创新策源对接组织能力。

“高校科研工作要适应科技策源组织思维和模式的变化,在现有自由探索的基础上,提升从国家和市场创新需求角度研究、组织和凝练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发展与成果处副处长韩海波介绍,近年来,该校积极开展重大科技问题策源,与世界顶尖杂志《科学》合作,面向全球共同发布125个科学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同时还积极探索企业“悬榜出题”、高校“揭榜答题”的产业创新需求牵引的问题策源模式。

“学校给予青年科研人员科研问题的选择权,鼓励他们自由探索,并给予可持续的资源平台支持,帮助青年学者迅速构建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科研成果考核注重科研水平而非成果数量。”上海科技大学科技发展处副处长王绛介绍,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该校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常任教授制,不仅有效支撑和保护了基础研究,也吸引了一批海外高水平科研人才带着问题集聚而来。

   拆除“篱笆墙”,打通“最后一公里”

5月26日,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王宇晗牵头,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双五轴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项目被授予2022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镜像铣是一款数控机床,用于解决航空航天大型柔性曲面零件等的加工难题。在王宇晗团队研发成功之前,全球仅有两个研究团队掌握这一技术,并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

2007年,王宇晗等5位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博士决定共同创建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把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的市场产品,解决“临门一脚”的问题。

“这些年,我一直处于离岗创业状态,是交大和政府的支持推动这些成果实现了产业化。”王宇晗说,创业的路上困难重重,学校和政府一路助力。

创业初始,公司举步维艰,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给予了专项经费支持;高端制造装备加工需要高标准重装大厂房,闵行莘庄工业区提供了便利;团队人手严重不足,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林忠钦将自己的团队成员“借”给他用。

经过16年的努力,拓璞公司研制出全球尺寸最大的12米卧式双五轴镜像铣装备,空间精度比国际最高水平提升了一倍。镜像铣技术及装备的突破,不仅有力支撑了我国大飞机和空间探索事业的发展,更对中国制造走向高端意义重大。

近年来,上海强化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支持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和赋权改革试点工作,着力在制度层面打破藩篱,为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开辟绿色通道。

至今,王宇晗带领的项目团队获得发明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15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每年也都会有不少交大学子来到拓璞公司实习上课。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上海市科委、市教委、闵行区政府等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将“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规划拓宽至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大零号湾”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原始创新成果,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支撑,设置成果转化区、开放创新区以及辐射区等,为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发展提供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

对标世界级科创湾区,到2035年“大零号湾”将形成万亿元市值的高技术企业集群,这里将诞生越来越多像拓璞这样的科技创新企业。

作为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由校、地、企三方协同建设的同济大学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也正在致力于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和孵化高地,推动杨浦和嘉定两个千亿元级“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形成。

在上海科技大学,与数十家医院广泛合作的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也迎来了成立两周年。采取“从实验室到病房”“从病房到实验室”的双向循环研究模式,学校与市级医院合作项目总数从2021年约50项增长到2022年的100项,一系列合作临床科研取得重要进展,一批关于疾病机制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多个新药研究进入临床试验。

“十四五”期间,上海市教委围绕上海“3+6”重点产业布局建设42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重大任务和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打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

协同创新也在引领着教育的变革。聚焦人才培养主责主业,上海各高校主动求变,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光靠企业做不了,光靠学校做不到,光靠政府做不成,要着力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紧密衔接、深度融合,打造政—校—企合作共赢新生态。”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在该校日前举行的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成立仪式上表示。

作者:本报记者 仲立新 任朝霞

链接:http://app.jyb.cn/zgjybapp/szb_wap/detail.html?id=1689817393184_627121&newsPaper=%E4%B8%AD%E5%9B%BD%E6%95%99%E8%82%B2%E6%8A%A5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