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新闻网】徐汇虹梅街道治理有新招 同济学子把课堂“搬进”社区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3-07-13  浏览: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0日电(郑莹莹)社区治理需新招,沪上高校学子正参与其中,把课堂“搬进”社区,用创新想法助力街道解决城市社区治理难题。

  来自上海徐汇的消息,6月中旬,同济大学城市城乡规划系三年级本科生迎来了“城市社区空间微更新设计”的期终评图,这也意味着本学期的“虹梅社区课堂”结课。

  从今年5月起,来自同济大学城市城乡规划专业的4组同学,深入徐汇区华悦家园与桂林苑两个社区调研近3周,针对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配套公建、景观风貌等实际需求,共耗时5.5周精心设计出“微更新”方案。

  “从高校的角度,要满足课程教学对设计基地空间类型的既定要求。我们希望微更新设计的空间类型或者说项目点位,至少要包含社区的公共空间和建筑两种类型。”课程负责人戴晓晖介绍选择这两个社区作为“虹梅社区课堂”教学点的初衷。

同济大学把课堂搬进社区的想法和街道的需求不谋而合,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徐汇区正在推进‘三旧’变‘三新’民心工程,对老式住宅进行片区化成套改造,而虹梅街道进行社区更新建设的理念是‘先有好的规划,才能有好的方案去推进’,这就需要高校的专业力量来给我们出主意。”

  5月末6月初,学子们把初步方案带回到两个小区,向居委干部和居民代表进行方案宣讲,并制作成展板布置在小区公共空间,面向更多居民进行方案介绍并征询意见。在充分收集民意、做出调整后,将更成熟的方案呈现在期终评图。

  同济师生在考察桂林苑(北区)现状后,首要的工作是在小区发现需要进行微更新设计的主要点位——泵站旁的L形绿地。这里是目前小区老年居民经常活动休憩的场所,但缺乏整体设计,存在很多功能和外观方面的缺陷,可以通过微更新设计,提升场所的联通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根据教学要求,桂林苑北区课题组组织了两个设计小组,在调研和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微更新草案。一组同学以增设兼具科技感和功能性的通用型“廊架”设施为主要手段,强化L型线性绿地的标志性和整体性,并考虑将这种更新手法延伸到整个小区;另一组同学以绿植配置优化为抓手,结合老年人和周边住户的实际需求推动场地和设施的合理化改造,重视与蒲汇塘步道桥梁的连接组合。

  在另一个小区,华悦家园正在创建上海市低碳环保示范社区,学子们认识到,应把应用低碳环保技术作为小区门户的一个重要特色。所以,在门户节点更新设计中,如何从功能、造型、文化寓意、低碳技术应用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考量,提出富有特色的设计创意,是华悦家园小组同学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街道社区的角度,要结合开展微更新工作的实际需要,需要与居民互动交流设计方案,做到不‘扰民’。”负责带领华悦家园课题组的戴晓晖说道。

  虹梅街道以及两个居民区的积极配合参与,也让学子们在实践中迅速成长。

  2021年的同济大学“虹梅社区课堂”1.0版中的很多微更新项目已落地,而今的“虹梅社区课堂”2.0版课堂刚刚结课,实际的微更新改造工程已经在规划中。未来这将会如何融入到社区空间微更新实施之中?备受期待。(完)

链接:http://www.sh.chinanews.com.cn/shms/2023-07-10/113929.shtml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