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青春上海】他们为何选择到西部就业?

来源:青春上海   时间:2023-07-11  浏览:

不是在西部志愿服务一两年,而是到西部去就业,这是今年毕业的马晓蝶、龙秀琴和菅映共同的选择。他们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在与他们的对谈中,记者发现,对于这群95后接近00后的毕业生来说,去西部,既有来自于“根”的召唤,更多的是对于自己内心需求的忠诚。

 ◆  7年大学生活感受到东西部巨大差距 ◆  

马晓蝶是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届硕士毕业生,作为选调生将去往青海省海东市农业农村局进行基层服务工作。

选择去西部就业,这个想法她从研一的时候就已经有雏形了。“其实在上海的话,我们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马晓蝶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课题组里也有不少同学去了上汽、通用汽车、华为等大企业,但马晓蝶还是选择了到西部去服务基层。

“这是我考虑了很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考量,包括性格、能力和自己的乡土情结。”马晓蝶说。她比较外向,非常喜欢和人沟通,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让她觉得很有乐趣。本科和研究生都在同济大学就读的她,陆陆续续都在参加学生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等都有所成长,也非常享受这样的经验积累,“所以我认为从性格和能力方面考量,我都是比较适合走向基层服务工作岗位的。”

而更重要的契机还是对故乡的情怀。马晓蝶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来自于西部,让她对于自发地去建设家乡有着很强烈的意愿,“因为我非常热爱我的家乡。”马晓蝶告诉记者,她是从青海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是农村户口。“我对东西部差异的体会,比很多宣传资料上的内容更具体、更具象。”她说,“像经济条件这些差距都不是最直观的,我认为更多的是比如说像眼界、思维方式的差距。”

7年前,刚刚从离青海省会西宁市还有30公里的家乡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考到上海时,马晓蝶感受到的,便是这样巨大的差距。刚来上海入学时,她不知道怎么坐地铁,也不会在线上给自己的校园卡充钱。“城市的一切对我来说都非常陌生。”这让她没有初到大城市的新奇和兴奋,反而感觉到很恐惧。尽管能考到上海,她已经是当地最努力最优秀的孩子了,但来到这里,却发现和自己原生的生活环境差距那么大,她很害怕自己会难以适应大学生活。

这样的情绪她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来消化。马晓蝶说,整个大一她都很焦虑,学习状态跟高三一样,因为怕自己跟不上周围的同学。幸好,外向的性格让她慢慢走了出来,也有了很多朋友,而越和优秀的人交流,她也越发感受到自己在思维方式方面的差距。“比如他们很自信,敢于大胆地去假设一些东西,做事情很有胆识,又很有规划。而我就很保守,也容易缺乏安全感。这是对我第二波的冲击。”马晓蝶说,直到现在,她依然努力在填补这种眼界和思考方式上的差距。“当然现在不一定解决了,但是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也是我在这7年大学生活中的一种收获,会让自己更自发地去学习、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  支教生涯让回乡建设情怀更迫切  ◆  

也是在同济这7年的成长和积累的过程中,马晓蝶对于回去建设家乡的情怀变得越来越强烈。

马晓蝶曾经在暑期回家时,在自己就读过的中学参加过支教志愿服务。一个多月的支教生活让她产生了极大的忧患意识。“得益于国家政策、地方发展条件,学校硬件设施比那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但我感觉学生在学习方面却比我们那时候要松懈了。”这让马晓蝶很是担心。“以前无论是父母还是我们自己,都是抱着要靠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大家都非常注重学习,但现在可能是经济方面有所改善,信息流通更快速,选择也多了,反而在这方面的态度没有我们那时候那么强烈了,大家都抱着能读就读、读不上也无所谓的心态。”

这让马晓蝶用了“痛心”两个字来形容,也更坚定了她要回乡改变现状的决心。“我觉得至少像我们这样靠读书走出来的人能回去,从基层一步步开始,是能够做出一些贡献的。”马晓蝶说,可能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更多我这样的毕业生回乡,通过我们自身的例子对当地人形成润物无声的影响,让他们意识到孩子是可以通过走出去学习来产生一些社会价值,让他们看到这样的意义,我认为这是我们需要做的。”

作为选调生,马晓蝶第一年在单位实习后,后两年都需要下基层锻炼。“类似大学生村官那种,直接到农村去。”和在上海大企业工作的同学相比,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薪酬待遇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距。“说完全不在意是不可能的,有的收入可能比我翻个倍。”马晓蝶说,但一来她是农村长大的,物质欲望不是很强,挺容易满足,对这种落差还能够自我和解。

更重要的是,在她看来,收入的影响因素对于自己的就业选择没有占很大部分。“我个人还是觉得要合适,然后能长久地在这个事情上做好,这是最重要的。”在她看来,收入高但在工作上的体验不是很好,或者不能创造价值,那也做不长久。而对于目前的选择,她觉得是忠于自己内心的踏实选择,“不会让自己后悔。”

 ◆  曾是教育扶贫受益者选择“滋养”故土  ◆  

和马晓蝶一样,东华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龙秀琴选择回到云南工作,也是因为“乡土情结”。她曾经是教育扶贫政策的受益者,如今,她也希望学成的自己能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

龙秀琴是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人。家里还有两个妹妹,一个今年高考,一个已经出来工作了。4年前,龙秀琴因为受益于东华大学的“高校专项计划”,顺利得到了来上海读大学的机会。“当时我们盐津一中有蛮多同学因为这个项目来到上海读书。”龙秀琴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东华大学所落实的“高校专项计划”,现已有累计70余名盐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东华大学,目前已毕业25人,3人继续深造,实现了“培养一个大学生,脱贫一个家庭”的目标。

和龙秀琴同批入校同批毕业的学生中,有考研的,也有在上海找工作的。“我比较恋家吧,所以还是决定回去。”龙秀琴笑着说。4年前刚考入东华时,她还没想太远,觉得4年后毕业可能会在上海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去,但4年里每次放假回家她都会感叹:“好远啊,回去一趟真不容易。”

从上海到龙秀琴的家乡,需要两天时间,先要到重庆,坐普通火车17个小时,高铁也要10个小时。再换大巴到盐津,车程也要7个小时。“渐渐地,我觉得,还是早点回去工作好。”龙秀琴说。毕业时看到当地有人才引进的招聘,她就报名参加了,很快就通过了面试并收到了当地人社局的录取通知。

“我觉得这个选择我自己挺满意的,当初我受益于东华与盐津的教育扶贫政策,能够来到上海读大学,毕业后回去建设家乡,也是理所应当。”对于家乡的喜爱,龙秀琴溢于言表。“你看这张图里的泡椒笋尖,就是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喜欢吃的,我们盐津的笋很脆很嫩,泡椒的味道也很好。”给记者介绍自己志愿参加盐津农特产品推介活动的情况时,她还在不遗余力地“推销”。在东华就读时,有学校对口支援盐津的活动,她都会积极报名参加。“走得再远,故乡都是最让人牵念的。能回去滋养这一方水土,我觉得这是我最好的选择。”龙秀琴说。

 ◆  做职业选择时更看重内心需求的满足  ◆  

1999年的龙秀琴和1997年的马晓蝶在选择西部就业的过程中,“家乡”二字就能让她们下定决心。而对于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纺织工程专业2023届硕士毕业生菅映来说,去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工作,“航天”二字对于他的吸引力很大。“又正好在我的家乡,刚刚好,很完美。”这位来自内蒙的汉族小伙表示。

他现在白天已经开始上班,能接受记者采访的时间只有晚上。由于涉及军工,菅映对于自己从事的岗位只能缄口不言,但他对于工作的满意度,还是可以从谈话的语气中听得出来。“乍听起来,纺织工程专业和航天机械似乎搭不上边,但其实是有一定关系的,我的专业还是有对口的地方的。”菅映有些小骄傲地说。

在东华,纺织工程属于王牌专业。菅映的同学,大多数去了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不少进的是车企行业。而作为硕士毕业生,留在上海,还有一个很大的诱惑,就是可以拿上海户口。但菅映却没有受到影响。

“我考虑得比较长远,相对于现在来说,我更看重未来。”在菅映看来,他更愿意选择自己想要的一种生活状态,“幸福感”是他的考量重点。而能以自己的所学专业,去服务于国家需要的重点战略行业,也正是能提升自身幸福感的一件事。在东华,很多纺织尖端技术都被应用于航天工业上,自己研究制造的工艺如果能够飞上天,这对所有学习这一专业的学生来说都将是莫大的成就感。

他当然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待遇问题他也做过认真的考虑。菅映比较过,和在上海就业的同学待遇相比,工资收入肯定是要低一些,“我算了一下,一个月到手的话可能低3000~5000元左右。但算上在上海的租房、消费等生活成本,我觉得刨去生活开销的可支配收入,几年下来综合考虑,他们存钱的速度也不一定有我快。”他笑说。

菅映其实有个小小梦想,就是当一名心理咨询师。“当然这只是不靠谱的幻想,不影响我对于现在职业的设想。”他说,1997年的他也不排除自己日后会再次做出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但至少目前,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对于未来,他希望自己的这份职业选择,既能满足物质需求,同时也可以找到自我存在感。“无论什么行业,如果能真正找到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和内心需求的满足,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3/07/09//16888963531290855109.html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